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郭健;刘琴;余淑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强直性脊枉炎
摘要:1 临床资料自2005年12月~2006年8月来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2001年汕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条件的共计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8~42岁,病程1.5~2年.分为A组(32)例,B组(18)例,C组(10)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黄芪多糖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加常规三野放疗,并与单纯放疗组进行对照.两组放疗方案相同(三野照射,DT=6 000~7 000 cGy).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为76.6%,对照组为3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v评分的好转率分别为80%和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体重变化的好转率分别为60%和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伟星;朱艳仪;李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陈瑞春从气论治疑难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陈瑞春教授,从医50余载,精研《伤寒》,学验俱丰,擅用经方,屡起顽症奇疴.笔者有幸跟随陈师学习,侍诊于侧.陈师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百病之生亦多因于气.治疗疑难杂症常从气论治,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确实独具匠心,启人思路,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概况

    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文献的概括总结,可以知道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辨证灵活、治法丰富、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优点.但存在病因病机、诊疗规范方面不足,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剂型不够丰富等问题.

    作者:刘全胜;张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症性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由于KOA的治疗目前尚无可靠有效的方法,而针灸治疗KOA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对隔姜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少华;聂斌;谭萍芬;严亮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枳实炮制研究概述

    对枳实历代炮制方法、炮制作用、现代炮制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王文凯;刘红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翳风穴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接受综合康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62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血栓通+胞二磷胆碱点滴),还接受电针刺激翳风穴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62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评分比治疗前显著减少.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刺激翳风穴治疗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早期上、下肢综合性运动功能.

    作者:罗仁浩;沈岩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姜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是广泛使用的药食两用物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近年来,发现生姜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现对近年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游剑;范玫玫;王跃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现代医学病名,一般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VMC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高劲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风药治疗慢性肾炎机理探究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尿浊、尿血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标本同病.本虚指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则指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毒)、水湿、瘀血、肝阳上亢.

    作者:孙静;马红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拟大青叶汤加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35例

    本人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使用自拟大青叶汤剂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贯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测定侧柏叶颗粒中槲皮苷含量

    侧柏叶颗粒饮片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经加工炮制后经提取浓缩而成的配方颗粒.具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等功效.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症状.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颗粒饮片中槲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有利于质量控制,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郑冰珊;陈晓城;林崇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檀香挥发油的包合作用.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以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优选出包合工艺条件为: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为1∶5(mL/g),包合温度为60℃,包合加醇15%,包合时间1小时.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妇科疾病治验四则

    在临床实践中,本人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合理辨证治疗妇科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选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宋有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病理机制的影响

    通过检索近十余年来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中西医发展机制影响的文献并作综述,为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惠萍;范发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炎性精液致男性不育60例

    精液异常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精液异常中以炎性精液(精液中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者)在治疗上颇为棘手,自2002年8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该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平根;孙菊生;胡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波动相关性的中西医认识

    随着对高血压病(EH)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使EH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EH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是代谢病,它与脂肪、糖等代谢紊乱并存,更主要伴随心、脑、肾等靶器官的重塑,本文就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波动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徐媚媚;顾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0例

    目的:探讨清开灵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1 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7~14天为一疗程,对照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3.4%和5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开灵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肖绍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滋肾祛瘀汤治疗月经量少36例

    笔者自拟滋肾祛瘀汤治疗36例月经量少病人,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人均来自门诊,21~43岁,其中21~30岁25例,30~43岁11例;病程长者3年,短者3个月;其中经官腔镜检查有宫腔粘连者11例,性激素测定有卵巢早衰者5例.

    作者:朱斌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本文重点从肾虚、肾虚痰阻、肝郁气滞、肾虚血瘀、肾虚痰瘀证等方面阐述了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状况,为该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和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乔峰妮;舒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测定安宫止血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安宫止血颗粒,为传统中药制剂,具活血化瘀,清热止血之功效.收载于《新药转正标准》,标准中用分光光度法对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控制本品含量.但在试验中发现,处方中除益母草中生物碱外,马齿苋中亦含有少量生物碱[1],同时益母草、马齿苋药材中氨基酸类成分对比色法的测定结果亦有贡献,因此以比色法测定,专属性差,测定结果误差大,未能很好的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杨雪萍;何召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