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程国;叶发期;邓克瑜
目的:研究中药经验方外敷内服、攻补兼施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60例股骨头坏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总疗效、治疗前后Ficat分级情况变化以及X线表现改善情况.结果:该治法总有效率70%,治疗前后Ficat分级情况以及X线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经验方外敷内服、攻补兼施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
作者:吴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常因崩和漏交替发作,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自2000年以来,笔者自拟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加味方治疗崩漏6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猪苓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组成,具渗利水湿、育阴清热之功效,此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是为阳明病误下伤阴,津伤有热,水气不利,以及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之证所设.在临床上,我们对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肾盂积水、肾结石、乳糜尿等疾病,凡辨证属阴虚水热互结表现为小便不利、排尿涩痛、尿血、水肿等证候者,以猪苓汤化裁治疗每获良效.兹举案例三则于次.
作者:林琳;盛梅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于2004年12月~2007年2月,以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03例,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病程3个月~2年;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6例.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6岁;病程3个月~2年零3个月;肾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20例.2组患者结石大小、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钟连江;沈荣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客观评价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对照组予心理、饮食治疗及西药口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阙穴隔姜灸疗法为腹泻型IBS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波;颜春艳;谢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肿瘤临床及教研40余载,学贯中西,学验俱丰,对肺癌的治疗颇有研究,有独特的诊治思路和辨证用药特色,形成了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屡见奇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于导师丰富临床经验中觅得一鳞半爪,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继民;马高祥;赵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骨转移瘤因其压迫神经,表现出腰部或伴有腿部疼痛,常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临床上极易误诊,今将1例误诊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李忠仁;沈梅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伤寒论》中应用细辛的方剂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细辛的主要作用和常用临床配伍,以期对临床医生应用该药提供更明确的理论支持.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系列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8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6例,辨证分为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分别采用消银Ⅰ、Ⅱ、Ⅲ号颗粒治疗;对照组用迪银片.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给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0.42%,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痊愈率28.13%,总有效率65.62%.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银颗粒系列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金宝;李仰琪;梁燕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均为2003~2005年门诊病人.经检查排除精神病,乳房肿瘤,慢性结肠炎,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以及属于青春期或更年期月经功能紊乱之妇女.平均年龄33.6岁,小为20岁,大为46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
作者:刘霞;谢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归芍口服液中阿魏酸及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为0.95%(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为0.99%(n=5).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可用于归芍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二仙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结果:23例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8%.结论:二仙加味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调补冲任等功效,提示该方能够起到延缓天癸枯竭的作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新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情志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之一,本着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突出应用的原则,澄清中医的病症与现代医学中病名诊断的部分概念,将更有助于达到闻道求之以理的目的.
作者:王维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经过第一肋骨上缘部,或颈椎横突前侧的锁骨上窝部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的血管神经束,受前斜角肌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笔者在附属医院随师出诊期间,有幸收治多例,诊断明确,经针刺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道一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姜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血康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时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血康片,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患者全血粘度水平、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康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潘光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普鲁卡因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效果.方法:分为普鲁卡因组和垂体后叶素组及普鲁卡因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组各25例,观察治疗后三组止血的疗效、时间和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在止血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止血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副作用的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咯血的时效方面,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且联合应用能使副作用的发生率减低,使用药量减少.
作者:陈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小3岁,大12岁;病程短5个月,长5年(1年内12例,1年以上19例).2 治疗方法硫磺6 g、五倍子12 g、益智仁6 g、大葱30 g研末,调拌麻油,敷贴患儿脐部(神阙穴),外用纱布固定.2天换药1次,7天为一疗程.同时嘱家长掌握患儿排尿习惯,逐步引导为规律性定时排尿,每日晚饭后适当控制饮水量,对虚弱患儿加强营养,避免惊恐.
作者:苏慧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底病变,好发于青年男性,虽然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严重.我们采用中药视瞻Ⅰ号治疗陈旧性中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武林;翁文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8周,其病因相对复杂,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C)、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等.并对上述几种咳嗽下了定义,明确了各自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笔者就中医对此类咳嗽的辨证施治,据随韩树人主任临证所得整理如下,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正之.
作者:王德钧;谈欧;韩树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与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获效较佳,兹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按WHO原发性高血压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36例(除外合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其它疾病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35~66岁,平均45岁;病程3~15年,平均5年.按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分级标准:Ⅰ级(收缩压18.6~21.2 kPa,舒张压12.0~13.2kPa 3例,Ⅱ级(收缩压21.3~23.8 kPa,舒张压13.3~14.5 kPa)15例,Ⅲ级(收缩压≥23.9 kPa.舒张压≥14.6 kPa)12例.
作者:韦冠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