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归芍口服液中阿魏酸及芍药苷的含量

王秀芬

关键词:归芍口服液, 阿魏酸, 芍药苷, HPLC
摘要:目的:建立归芍口服液中阿魏酸及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为0.95%(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为0.99%(n=5).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可用于归芍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杨继洲辨证取穴

    明代杰出的针灸医家杨继洲,名济时,徙州(今浙江省衢县地区)人.所撰《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之精华,在学术研究上享有盛誉.全书共十卷,卷九载有杨氏医案31则,计33例,29例为针灸案例(包括针灸,中药兼施4例).其辨证取穴,给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范例.现就其辨证取穴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曹敏;柯长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视瞻Ⅰ号治疗陈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2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底病变,好发于青年男性,虽然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严重.我们采用中药视瞻Ⅰ号治疗陈旧性中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武林;翁文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吴良村诊治原发性肺癌经验

    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肿瘤临床及教研40余载,学贯中西,学验俱丰,对肺癌的治疗颇有研究,有独特的诊治思路和辨证用药特色,形成了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屡见奇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于导师丰富临床经验中觅得一鳞半爪,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继民;马高祥;赵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仙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二仙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结果:23例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8%.结论:二仙加味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调补冲任等功效,提示该方能够起到延缓天癸枯竭的作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新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活血利水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8例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60眼门诊及住院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应用活血利水的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6周,6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100%,显效率86.7%.治愈率66.7%.结论:活血利水法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渗液38例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瘘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42例,传统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明显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小红;伍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8例ACS患者分成治疗组31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和对照组27例(抗凝、溶栓、扩冠等西医常规治疗),为期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的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降低ACS患者血浆hs-CRP水平,对ACS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对抗作用.

    作者:叶秀琳;肖河;余蓉;何淑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造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出自《医林改错》.方中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此方不但治疗胸中血瘀内停,气血不畅诸证,笔者在临床上还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郁证、焦虑症、抑郁发作中西医辨析

    情志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之一,本着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突出应用的原则,澄清中医的病症与现代医学中病名诊断的部分概念,将更有助于达到闻道求之以理的目的.

    作者:王维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心理调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

    中草药是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报道也多见,但重视和治疗人格和情绪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报道少见.笔者于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采用柴芩五藤汤加减并配合心理调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与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获效较佳,兹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按WHO原发性高血压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36例(除外合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其它疾病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35~66岁,平均45岁;病程3~15年,平均5年.按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分级标准:Ⅰ级(收缩压18.6~21.2 kPa,舒张压12.0~13.2kPa 3例,Ⅱ级(收缩压21.3~23.8 kPa,舒张压13.3~14.5 kPa)15例,Ⅲ级(收缩压≥23.9 kPa.舒张压≥14.6 kPa)12例.

    作者:韦冠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加味治疗崩漏60例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常因崩和漏交替发作,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自2000年以来,笔者自拟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加味方治疗崩漏6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

    笔者以捏脊为主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唐山市中医院及新加坡唐山中医院,我们同时观察2个不同地区门诊患儿共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0个月~11岁;病程2个月~4年.

    作者:肖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客观评价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对照组予心理、饮食治疗及西药口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阙穴隔姜灸疗法为腹泻型IBS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波;颜春艳;谢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降脂抗凝冲剂治疗高脂血症80例

    目的:观察降脂抗凝冲剂对高脂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将80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采用口服降脂抗凝冲剂治疗,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血脂检测结果显示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降脂抗凝冲剂对高血脂症患者具有较好降脂作用.

    作者:赵厚熙;崔耕;安钢;周洁;张朝晖;马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0例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均内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每日1剂并配合电针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观察1~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治愈96例(53.3%),有效70例(38.9%),无效14例(7.8%),总有效率为92.2%.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缓解疼痛,消除肿胀,防止复发,疗效可靠.

    作者:王兴凯;谢宗宏;王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理论分析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治疗外感咳嗽的著名方剂,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原方使用效果不尽人意.笔者采用宣肺行水法,以自拟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中常见的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临床效果显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邓程国;叶发期;邓克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122例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颇为棘手,西药疗效欠佳.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金匮肾气丸(改用汤剂)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1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仁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骨转移瘤误诊1例

    骨转移瘤因其压迫神经,表现出腰部或伴有腿部疼痛,常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临床上极易误诊,今将1例误诊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李忠仁;沈梅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金铃子散治疗慢性盆腔炎192

    慢性盆腔炎是现代医学名称,属中医学带下和癥瘕、积聚之范畴.3年来,本人用加味金铃子散医治本病192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