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波;颜春艳;谢胜
在皮肤科疾病中,面部接触性皮炎(facial contact dermatitis,FCD)是指颜面部位皮肤接触外界环境物质后通过直接刺激或者间接变态反应而发生炎症性疾患,表现为面部红斑、水肿、丘疹及灼热、瘙痒等.常见的有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空气传播的接触性皮炎、药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等.使用恰当的外治方法,及时缓解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2005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中药雷公藤煎剂冷湿敷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28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忠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与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获效较佳,兹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按WHO原发性高血压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36例(除外合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其它疾病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35~66岁,平均45岁;病程3~15年,平均5年.按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分级标准:Ⅰ级(收缩压18.6~21.2 kPa,舒张压12.0~13.2kPa 3例,Ⅱ级(收缩压21.3~23.8 kPa,舒张压13.3~14.5 kPa)15例,Ⅲ级(收缩压≥23.9 kPa.舒张压≥14.6 kPa)12例.
作者:韦冠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瘘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42例,传统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明显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小红;伍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脂抗凝冲剂对高脂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将80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采用口服降脂抗凝冲剂治疗,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血脂检测结果显示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降脂抗凝冲剂对高血脂症患者具有较好降脂作用.
作者:赵厚熙;崔耕;安钢;周洁;张朝晖;马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田螺水治疗肛肠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田螺水治疗肛肠术后肛缘水肿,并与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结果:田螺水组与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组疗效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田螺水对于肛肠术后肛缘水肿有明显消肿作用.
作者:余卫华;战晓农;邱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明代杰出的针灸医家杨继洲,名济时,徙州(今浙江省衢县地区)人.所撰《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之精华,在学术研究上享有盛誉.全书共十卷,卷九载有杨氏医案31则,计33例,29例为针灸案例(包括针灸,中药兼施4例).其辨证取穴,给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范例.现就其辨证取穴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曹敏;柯长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便秘在中风病中,既可作为诱发因素,又可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患者多口服数种通便药无效,只能通过灌肠才能暂时缓解痛苦,而且随着病程延长,有加重趋势,越通越重.养成规律性排便习惯有助于降低中风发生的可能性[1].中医药对治疗中风后便秘有独特的疗效,如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参以活血化瘀之品,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华英;胡慧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均为2003~2005年门诊病人.经检查排除精神病,乳房肿瘤,慢性结肠炎,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以及属于青春期或更年期月经功能紊乱之妇女.平均年龄33.6岁,小为20岁,大为46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
作者:刘霞;谢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治疗外感咳嗽的著名方剂,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原方使用效果不尽人意.笔者采用宣肺行水法,以自拟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中常见的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临床效果显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邓程国;叶发期;邓克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底病变,好发于青年男性,虽然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严重.我们采用中药视瞻Ⅰ号治疗陈旧性中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武林;翁文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77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8例,西医组39例.中西医组用生脉注射液+梅花点舌丸+NP(异长春花碱+顺铂)方案治疗;西医组单用NP方案.结果:中西医组和西医组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75.22天和129.88天,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7.06天和221.68天,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SCL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于2004年12月~2007年2月,以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03例,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病程3个月~2年;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6例.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6岁;病程3个月~2年零3个月;肾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20例.2组患者结石大小、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钟连江;沈荣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二仙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结果:23例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8%.结论:二仙加味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调补冲任等功效,提示该方能够起到延缓天癸枯竭的作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新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草药是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报道也多见,但重视和治疗人格和情绪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报道少见.笔者于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采用柴芩五藤汤加减并配合心理调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麻杏石甘汤治痰热壅肺之哮喘郭某,男,74岁,活动后气喘、咳嗽3天.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年,体形肥胖,稍动即喘,喉中哮鸣,鼻塞流涕,畏热多汗,咳嗽,痰黄或黑量多,大便燥结,小便少,舌暗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浮细滑.查体: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界向左下扩大,房颤律,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作者:杜丽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应用自拟桑杏佛花汤治疗小儿咳嗽11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70例,女48例;年龄3个月~12岁,其中3个月~1岁22例,1岁~3岁56例,3岁~12岁40例;病程1~15天.52例患儿见咳嗽、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6例患儿仅有咳嗽、流涕、鼻塞,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
作者:陈正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降逆补气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化疗期间常规进行基础止吐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验方降逆补气汤.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出现呕吐时用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治疗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对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有较好疗效.
作者:罗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以捏脊为主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唐山市中医院及新加坡唐山中医院,我们同时观察2个不同地区门诊患儿共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0个月~11岁;病程2个月~4年.
作者:肖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伤寒论》中应用细辛的方剂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细辛的主要作用和常用临床配伍,以期对临床医生应用该药提供更明确的理论支持.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从病因病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研究作一总结.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月玲;王秀宝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