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首乌山楂汤治疗高脂血症61例

许哲明

关键词:丹参首乌山楂汤, 高脂血症, 血脂康
摘要:笔者自2004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丹参首乌山楂汤治疗高脂血症61例,并设血脂康对照组34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9例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轻、中度)4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9例用四联疗法(苦参素胶囊+左旋咪唑+乙肝疫苗+潘生丁),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服用乙肝宁颗粒,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49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31例,总有率83.67%;对照组30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13例,总有率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组37例(75.5%);对照组16例(5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BeAg转阴:治疗组30例(61.2%);对照组11例(3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治疗组30例(61.2%);对照组11例(3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中度)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乙肝宁冲剂.

    作者:李慎勤;邹金生;易安鸣;林亚;胡勤辉;熊媛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扶正清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清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及对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变异(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5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联用扶正清毒汤和拉米夫定,对照组28例,单用拉米夫定,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检测ALT、HBV-DNA、HBeAg、及YMDD变异.结果:在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8.6%和64.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9%与14.3%,P<0.05;和92.9%与64.3%,P<0.05,)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39.3%,优于对照组10.7%,YMDD变异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扶正清毒汤联合拉米夫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可减少YMDD变异.

    作者:李益忠;陈枝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医学说学派的研究与探讨

    对近年来中医学说学派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医家学说的起源与形成、汉代张仲景学说、晋隋唐宋医家、金元医家、明清医家、近代医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思路.

    作者:方东行;徐敏;施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癌久咳辨治经验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临床常见久咳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久咳的疗效仍不满意.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但尚处在前瞻性研究阶段,故探讨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临床上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治疗本证,略有心得,兹总结如下,以为引玉之砖.

    作者:张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前列腺肿瘤1例

    1 案例患者曹某某,男,86岁.因排尿排便不畅3个月于某医院诊治,肛门指诊扪及前列腺肿块,该院做CT示前列腺肿瘤伴直肠转移.无病理诊断.因年龄较大并有肺心病、冠心病史,且影象学检查已有转移灶,故未手术.患者随即到省肿瘤医院求诊,证实前述诊断,予甲地孕酮口服,未做其他治疗.

    作者:钱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肺热咳嗽重证1例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临床主要用于外科的各种疔毒和痈疮疖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抗病毒、抗菌的双重功能.我们利用其强大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配以宣肺化淡的厚朴、杏仁、桔梗、陈皮、浙贝母、瓜蒌仁等,在治疗肺热咳嗽重证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吴锦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附子临证应用经验

    附子,辛、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急病用附子,救病人于危急之际;虚寒病用附子,起沉疴于举手之间,现将多年临证使用附子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援;刘国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益原承气汤治疗甲型副伤寒76例

    2000~2005年我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我们对院内住院患者应用益原承气汤配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以通瘀化痰散结为法论治前列腺增生症56例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男性老年常见病,属中医学癃闭范畴.笔者以通瘀化痰散结为法辨证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平玉;蒋维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张小萍治疗消化病应用对药举隅

    张小萍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教学名师,家学渊远,多年来一直立足于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学验俱丰,尤其善长应用中医并结合西医理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我们有幸侍诊在侧,现将导师在治疗消化系统时使用的对药经验作一总结,以期有助于临床.

    作者:曾江涛;肖卫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拐在下肢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拐是骨科下肢骨折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临床实践证明,在下肢骨折时,正确、合理地使用拐,对加速骨折愈合,早期恢复肢体功能,防止骨折畸形发生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拐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章掌兰;朱友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玻璃体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18例

    玻璃体积血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促进积血的吸收、减少玻璃体内积血残留、防治机化物产生、预防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探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是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随师采用早期活血化瘀中药,同时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重症玻璃体积血,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站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案患者,女,12岁,因患感冒,全身酸痛,下肢无力,体温39℃,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入院治疗.给予注射用穿琥宁16 mg(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503)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滴.2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悸、头晕,5分钟后患者面部、颈部的皮肤粘膜充血、潮红,伴有大汗,浑身无力,血压急剧下降至零.

    作者:丁利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益肾降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案,但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益肾降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2~2004年间,试用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德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蝎蝉止痉汤治疗小儿目眨35例

    小儿目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疗效不满意.笔者近年采用自拟蝎蝉止痉汤治疗小儿目眨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克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自拟乳胀消方治疗经行乳房胀痛50例

    中医认为经行乳房胀痛是由肝郁气滞,脉络不畅,或肝肾阴虚,脉络失养,以致经前、经后或经行期间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痛作痒,甚至不能触衣的病变.肝郁证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患者较多,在肝郁证的治疗方面,中医药是有长足的优势.

    作者:黄洁;张巧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黄花组方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32例

    目的:探索中药黄花组方外用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降低病残率,促进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恢复.方法:2组在严格控制糖尿病及感染的基础上采用如下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弥可保每次500μg,3次/天;维生素B1每次20 mg,3次/天川芎嗪每次100 mg,3次/天.均2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给予中药黄花组方外搽治疗.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1.2%,对照组总有效率5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3,P<0.05).毒副反应: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除原基础病的改变外,肝肾功能等无异常变化.结论:黄花组方外搽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佳,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病人无痛苦,易接纳.

    作者:黄琪;喻康野;彭辉;何玲;张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张琪治疗神志病经验

    张琪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疑难病研究多年,尤其对于神志病的治疗具有真知灼见,以疗效持久显著而闻名,笔者有幸随师问诊,受益良多,现将导师治疗神志病学术思想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孙元莹;张海峰;王暴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激素依赖性哮喘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至今仍无根治方法,激素仍是本病一线防治药物,但是大剂量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哮喘症状获得缓解的同时也常常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临床上有部分哮喘患者,常因撤停激素,导致哮喘发作或加重,病情反复,恶性循环,形成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dependent asthma SDA),对其治疗目前仍然较棘手,已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一大课题.兹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吴寒;史锁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