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丘裕元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药疗法
摘要: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祛痰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近2年来,我们用祛痰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并以45例(西药组)作为对照,今报道如下.

    作者:李炎戊;周德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胡珂辨证应用花类中药经验

    胡珂,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疾病诊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应用经方,且用药精简得当,尤其在脾胃病诊治中应用花类中药,取得满意疗效,现略介绍其中一二,以飧同道.

    作者:纪云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作者:丘裕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9例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中医科、泌外科门诊及住院病人,50~59岁40例,60岁以上60例;病程4~72个月,平均9.5月.且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前列腺癌、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治疗组49例.两组在病程、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胡卫东;杨浩明;郑高坪;胡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外治膏剂治疗恶性肿瘤特色探析

    探析中医外治膏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包括直接作用于瘤体、防治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治疗癌痛、减轻恶性腹水等,指出中医外治膏剂治疗恶性肿瘤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膏剂剂型的改革要与现代新工艺和新材料结合,开发出新型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提高中医外治膏剂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其馨;黎壮伟;钟美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论《伤寒杂病论》对糖尿病诊治的指导价值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功能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其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影响劳动力,因而成为全球性问题.医圣张仲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此类病证作出过精辟的论述.

    作者:李强;朱早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灵仙消刺散治疗骨质增生554例分析

    1灵仙消刺散组方威灵仙36 g,白花蛇4条,透骨草36 g,土鳖虫18 g,当归18 g,赤芍18 g,防风18 g.方中以威灵仙、白花蛇、透骨草为主药,三药都属辛温入肝经之品,具有较强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之证.

    作者:高远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以剧痛、血尿、尿痛为特征,易导致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笔者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及住院共收治泌尿系结石症33例,均用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贾丰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笔者学习先贤经验,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推拿疗法,选择中老年人常见病骨质疏松症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宗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拟四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顽固性高热20例观察

    高热是指体温(口腔温度)超过39℃,超过41℃者为过高热,为临床急症之一.中医学认为高热是邪正相争的全身性反应,主要见于中医外感温热病过程中.其病因颇为复杂,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1],临床需根据病史、发热特点、伴随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综合作出诊断.临床上大多数热证治疗效果尚好,但据本人近5年临床统计数据表明,仍有5%~7%的顽固性高热,经常规治疗疗效差.笔者近年来通过对20例顽固性高热患者辅以四黄煎剂保留灌肠,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老慢支50例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66岁;病程2~5年者18例,6~10年者23例,10年以上者9例;连续服中药1个月者14例,2~3个月者22例,3个月以上者14例.50例均作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共有咳喘痰多、胸闷气短、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病情变化均与天气有关,表现为冬重夏轻.严重感染高烧,合并心脏病者不在此列.

    作者:朱冬年;胡子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溴隐亭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催乳素(PRL)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催乳素(PRL)激素水平,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86.7%、66.7%,而对照组分别为59.2%、36.7%,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溴隐亭治疗.

    作者:李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松果体素片结合归脾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0例疗效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症状群,笔者用松果体素片结合归脾汤治疗CFS疗效满意,结果如下:

    作者:付孝永;刘存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百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

    1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大15岁,小7岁;病程短1个月,长2年.2治疗方法百合甘麦大枣汤组成:百合10 g,炙甘草6 g,淮小麦30 g,大枣15 g,煅龙骨(先煎)30 g,琥珀粉4 g(分冲).随症加减,夜寐欠安者加夜交藤,痰多者加石菖蒲、陈胆星,性情急躁者加珍珠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作者:郭映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4例

    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们运用本院自拟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病例均有以下特点:(1)腰部扭伤或劳损病史.(2)腰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不适及活动受限.(3)体检: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4)可在腰椎找到明确的痛点.(5)感觉、运动和腱反射的改变.(6)腰椎X线片、CT及MRI可帮助诊断.

    作者:方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论湿证耳聋

    耳聋病根据病因病机通常分为风热耳聋、痰火耳聋、肾虚耳聋等诸多证型,六气之中的湿气通常没有被看作是耳聋病的致病因素.从临床病例以及古医案的整理情况来看,外感或内生湿浊所引发的耳聋在出现的几率上较其它证型的耳聋要少,因此古代诸贤未将此型耳聋定名.为了论述方便,无论外湿为因还是内湿为因,本文姑且称其为湿证耳聋.

    作者:米扬;江娟娟;肖永涛;谢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痔切闭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痔切闭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方法:用国产痔专用吻合器行内痔切闭加外痔切除术共100例,观察远、近期疗效.结果:观察治疗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出血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等,效果满意.结论:痔切闭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是一种简单、痛苦少、有效、可靠、恢复快的新术式,远、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林;林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东垣清暑益气汤儿科临症运用举隅

    清暑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橘皮、当归、甘草、苍术、泽泻、升麻等15种药物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健脾、燥湿之功效.在儿科临床中,小儿素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元气虚弱,在诸多慢性病症的病变过程中,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笔者根据其功效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陈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论温病卫分证治则与轻清宣透法

    温病卫分证治的总原则是辛凉解表,但在理解和具体运用上各医家观点不一.笔者研析历代医家的观点并结合近、现代人的临床实践,认为轻清宣透法是辛凉解表法的佳诠释.现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作者:邱智;陆青媛;操儒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验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除原发病因外,其一方面与先进科技确诊率的提高,更与患者自身个人卫生、人工流产、腹部手术等相关.笔者以为本病的发生是肾虚湿瘀搏结胞络而成,故在治疗上提出补肾祛瘀利湿、破瘀通络,其疗效颇为满意,现就4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相关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杨晓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