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辉;杨建春
高热惊厥(简称FC)是儿科急症,在5岁以下小儿中发病率为2%~3%,在发热性疾病体温上升过程中较易发生,一般不留后遗症,但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生,即能引起脑组织的损伤,且少数病例多次复发可转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故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对高热惊厥复发进行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笔者于1998年12月~2003年9月应用瓜霜退热灵胶囊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选择2002年1~12月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门诊和病房的轻、中度缓解期(急性期患者经基本治疗后稳定2周)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为治疗组,均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3~57岁,平均46.2岁.选择同期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1~55岁,平均45.5岁;均无吸烟史、过敏史及呼吸系统疾病史;体检胸部X线及肺功能测定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杨军平;邱丽瑛;宣江雷;张卫华;董胜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吾师王新陆先生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数十载临床经验,善治内科杂病,对痹证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先生治疗痹证的经验方五桑六藤饮介绍如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失眠症6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小25岁,大75岁;病程短6个月,长25年.符合以下症状中2项的诊为失眠症:(1)入睡困难;(2)睡不安稳,多次醒来;(3)睡眠时间缩短,早醒;(4)一夜恶梦多,易被惊醒;(5)睡眠后无清醒感觉;(6)1周有3次失眠或持续1个月以上.
作者:刘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陆正兴老中医业医三十余载,致力于中医肿瘤病临床治疗,医术娴熟,经验丰富,在诊治实践中,善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医药治疗肿瘤进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医疗特色,现就陆老的诊疗特色介绍如下: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院从1996年至2003年共收治外伤性截瘫(脊神经损伤)4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上级医疗单位住院治疗(度过危险期)后转入本院门诊的患者,均经上级医院CT、磁共振检查确诊,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2岁,其中10岁以下4例,10~30岁32例,30岁以上4例.发病时间:1个月以内24例,1个月以上2个月以内10例,2个月以上6例.均属高处摔跌损伤,其中,3 m以内10例,2~5 m 26例,5 m以上4例.损伤部位:颈椎部2例,胸椎部14例,腰椎部24例.
作者:刘永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烧心是指胸骨后剑突下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是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症状[1].以前认为烧心是由于胃酸过多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部所致,然而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时多有酸反流但常不伴有酸分泌的增多,24小时胃内pH监测显示胃内pH>4以及pH>3的百分比和正常人相近,实际是酸的错位[2].由此可见,认为烧心是由于胃酸过多所致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作者:孙永顺;朱生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颅内外血管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头痛,迄今虽有许多防治偏头痛的药物,但疗效大多不尽人意,且长期用药往往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近年来,我们采取通经止痛为主的手法治疗偏头痛,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树良;魏晖;蒋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退行性变的一种病症,以反复腰痛为主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症,本人从<内经>及<针灸甲乙经>中受到启示,从肝经取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咳嗽和喘促是呼吸道感染、过敏等疾病的常见症状.本组67例胸椎性咳喘病人中多数是因上背、颈、肩酸痛而就诊于推拿科,当施以理筋正骨手法后,上背、颈、肩痛减轻或消失,咳喘也随之缓解或治愈.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高亮;刘旗泉;彭玉文;桂银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2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24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勤;刘新宇;景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应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胃痞60例,并与吗叮啉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照组总有效率为90.3%,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对胃痞有较好疗效.
作者:谢民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湿邪乃六淫之一,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为长夏之主气.湿邪侵犯人体,常表现为四肢困重、脘腹痞满、胸闷呕恶、纳少便溏等症.对于湿邪,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讲述如下:
作者:苏新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风湿病又称风湿类疾病,包括100余种病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常见的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均在3‰以上,而且易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引起残疾.从不同角度探讨风湿病的研究较多,目前似无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对风湿病的研究进行反思,将有利于促进风湿病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探索风湿病治疗的新方法,故从中医临床角度,作如下思考,以效抛砖引玉之能.
作者:喻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产后小便不通,是指产后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多伴有大便难,为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桃花散随症加减治疗此症效果颇佳.若产后恶露未尽加当归,气虚加黄芪,肾虚加肉桂、桑寄生,膀胱郁热加淡竹叶.
作者:吴志英;熊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采用电针结合中药热敷法治疗增生性颈椎病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5例患者均为针灸门诊病人,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大56岁,小38岁.病例纳入标准:(1)颈部X光片、CT片或磁共振检查提示有颈椎骨质增生,无明显颈椎其它病症;(2)有较典型的颈椎增生临床表现,如头晕目眩、胸闷恶心、上肢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
作者:崔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很理想的治疗方法.自2000~2002年,作者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鲁光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各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0%左右.但是几乎所有接受放疗的患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炎、粘膜炎等,轻者疼痛,影响进食,重者影响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使患者因不能耐受而被迫终止放疗,从而降低了放疗对肿瘤病灶的治疗效果,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王晓;曾纪权;熊墨年;徐建;龚巧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医急重症是指一切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的疾病,笔者通过学习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运用泻下通腑之法,配合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平肝熄风等法,治疗急重症,每获满意疗效,兹举验如下:
作者:林志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心饮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功能不全及中医辨证属肾阳虚或阳虚水泛证患者38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强心饮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显效率为31.6%,有效率为86.84%;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效率为39.5%,总有效率达92.1%,其中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状的改善尤其显著.结论:强心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心功能分级,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有效中药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
作者:严世芸;沈雁;符德玉;任敏之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