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慧明;刘丰兰
胆石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胆石症,笔者从临床角度对胆石症的病因作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为2000年1月~2001年8月门诊经B超诊断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40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6岁;肝内胆管结石46例,肝外胆道结石16例,肝内外胆道混合结石4例。所有病例经B超检测诊断后,再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及胃肠钡透,或胃镜,或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郭添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吾师承先父福建省名老中医柳增荣,遵父传之法,临床上重视对“后天之本”的调摄,疑难杂证,亦多从促进脾胃之气论治。今整理先父用药特色经验,并加浅析以期同道交流。 1 脾胃之气与元气的关系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健康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一切活动,无不领先元气的推动、充养。元气禀受于先天,为先天之精所化生,又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与补充,并通过三……
作者:柳超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郭志远(1939~ )教授、主任医师,为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获“江西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学术上崇奉仲景及锡纯学说,临床上强调兼收并蓄,注重中西医结合,长于肝胆及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兹就其学术思想与经验择要总结如下: 1 崇尚前贤,师古不泥 郭老治学严谨,对仲景学说有精深的研究,于经方的运用颇有心得,临床常以经方为主,然而在具体应用上,他又主……
作者:郭一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学习陈瑞春教授活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在深刻理解该方主治病机的基础上,常与其它方剂配伍合用,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兹举六则如下。 1 合苍耳子汤 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流行性腮腺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对2001年1月~2002年2月收治的62例,分别用穿琥宁冻干粉针与病毒唑二药,随机分组治疗,加以对比观察,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我院住院患儿及留观患儿,年龄3~13岁;男42例,女20例;发病急,腮腺肿胀、疼痛,其中单侧肿40例,双侧肿胀22例,体温在38℃~40℃之间。诊断标准按《实用儿科学》(诸福堂主编)的诊断标准。……
作者:傅培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常规疗法加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批号010712)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NI)的发生率,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WHO 1979年制定的UAP诊断标准及分类的6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8~70岁;初发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
作者:谢小平;丁春平;幸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9~2001年,我们用滚针配合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9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62例,男性28例;年龄35~78例;病程4~5日58例,6~10日32例;情志不遂者61例,劳累者29例;病变在胸部、股部、头颈部者分别为53、25、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2 治疗方法……
作者:梁浩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源性腹泻是指由肝脏实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慢性腹泻,其临床症状常有上腹不适、嗳气食少、胸胁胀闷、大便稀溏不爽,多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连续2~3次,且便量不多。因本病症状较轻,易被慢性肝病原来的消化道症状所掩盖,故在临床上医患双方常常不引起重视而影响肝病的康复。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大多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抗生素、维……
作者:祝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清金化痰汤出自《统旨方》,由黄芩、山栀、麦冬、橘红、贝母、瓜萎、桔梗、茯苓、桑皮、知母、甘草组成。原方用于治疗肺有痰热引起的咳嗽等。笔者根据本方有清热化痰、润肺利咽等功效,以之略事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的疗效。下将资料完整的125例总结于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83例;年龄小者18岁,大者62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7年。……
作者:梁开发;田明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及肾脏体积增大。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提示病情已进入中、晚期,肾功能衰竭将不可逆转。因此,对早期DN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DN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在控制DN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霞;冯长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近几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并与消遥丸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0例,病程<1年12例,1~3年24例,3~5年10例,>5年……
作者:黄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运用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小4岁,大19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睡梦中遗尿,数夜1次或一夜1次,重者甚至出现一夜数次,大多数患者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困,失眠,多梦,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萎黄等症状。……
作者:卞勇;胥加琴;倪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多年来从脾论治糖尿病,采用健脾益气、养阴运津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按1997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建议而诊断,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68例病人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在36~72岁,其中36~45岁12例,45~55岁26例,55~72岁34例,平均54.2岁;……
作者:付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临 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作者:王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外伤性脑震荡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8~78岁,平均为42岁;32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CT示颅内脑实质未见异常。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赤芍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老葱3……
作者:阳启进;张立新;董松林;祁兆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无创痛穴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魏稼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影响颇大。它从现代人注重舒适、多数病人惧怕针灸的“创痛”的现状出发,在发挥穴位疗法优点的同时,解决针灸“创痛”的缺点。具体方法为利用热、光、电、磁、声、机械及药物有效成分等作用于穴位,产生多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完成一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临床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患者对无创痛疗法的渴求,同时有创痛的针刺在当今临床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无创痛穴疗法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松鹤;叶天申;郑余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阳还五汤出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后遗症,能够起到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但笔者未局限于该方方义及其适应证,思其方剂基本原则为“活血化瘀”,在临证时广泛运用于各种具有“气虚血瘀”病机的病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举三则如下: 1 冠心病心绞痛 金某某,男,67岁。2000年5月入院。自述反复发作胸闷痛3年,加剧4天。ECG:部分T波改……
作者: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简称紫癜性肾炎,属于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范畴,并发慢性肾炎者多愈后不良。笔者自拟益气滋肾化斑饮治疗34例紫癜性肾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6例,女性8例;年龄6~38岁,平均16岁;病程7~38天;轻型(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29例,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5例。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之诊疗……
作者:宗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所谓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毒性作用、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一般认为中药大多是植物、动物药,性平,毒性小。但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 1 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 1.1 用量过大 每味药都有其一般(常用)用量,这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易发生不良反应。一般地说,副作用与剂量成正比。……
作者:熊杰;张果忠;卢建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尿道综合征,又称排尿困难综合征,是妇女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药治疗17例(30~55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炙芪、炒白术、炙升麻、柴胡、茯苓、泽泻、桂枝、生甘草、猪苓。舌红、口干或舌红、尖生刺、小溲短赤者,去桂枝,加生地、木通、淡竹叶;尿色黄、少腹胀者,加知……
作者:朱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