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玲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作者:段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的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DIC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DD、FDP、AT-III的含量.结果 DIC组的DD、FD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IC组的AT-III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这种差异将更显著.结论 联合检测DD、FDP、AT-III的含量对DIC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罗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乐呼吸》项目在哮喘患儿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儿内科收治的诊断为哮喘或反复喘息大于4次而支气管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经医院急性处理后出院后进行家庭雾化的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哮喘儿童家庭雾化常规指导和回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快乐呼吸》项目小组,采用延续性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在用药依从性、对哮喘认知程度、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乐呼吸》项目的开展,对家庭雾化进行延续性规范管理,为需要进行家庭雾化的家庭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服务,使患儿在用药依从性、哮喘认知程度及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上均有所提高.
作者:鲁焱;姚少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7年06月收治2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MRI检查,诊断为新鲜骨折,共涉及263个椎体,均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功能活动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4.6 mL,平均住院时间6.5 d,16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2例患者术后疼痛部分缓解,无轻微缓解及不缓解患者,术后1周212例患者活动无明显困难,8例患者行走困难,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单侧椎弓入路椎体成形术,穿刺成功率高,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解除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作者:吴岗;张勇;王金;陈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院外分娩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院外接诊情况,以指导孕产妇的预防管理和相应处置对策.方法 分析市医疗急救中心所接诊的院外分娩病例,以产妇情况、分娩场所、新生儿情况为关注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所接诊的院外分娩共计1016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5-35岁年龄段的经产妇为主,早产占比交高,多发生在家中和就医途中,农村及郊区高于城市.产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7的占18.13%.结论 院外分娩病例近几年增长趋势明显,应加强对孕产妇围生期的宣讲教育和预防管理,为更好的应对院外分娩,院外出诊人员的接生处置能力应进行强化培训.
作者:雷高峰;吴晓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1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3项血糖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种并发症发病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易善珍;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的9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参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予以参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6周以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的高于获得82.22% 的参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结果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同奥美拉唑的疗效对比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肖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院营养科在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的营养饮食关系着疾病的预防和患者的康复,也影响着临床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医院营养科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开展营养治疗,为患者合理安排营养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临床营养医学,对营养饮食有更高的要求.营养饮食疗法的方法、内容等也不断变化,传统的全质饮食逐渐向要素饮食转变.营养技术不断进步中,医院营养饮食疗法中也逐渐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营养饮食疗法的效果.
作者:刘颖;姜云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体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方法 研究选取所接诊的体检人员资料100例施行分析,体检人员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人员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接受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人员接受5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体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和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体检人员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临床体检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及方法,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使高质量护理服务获得保障.
作者:邢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CT、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的脑梗塞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CT扫描诊断、MRI(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其中CT扫描为对照组,MRI扫描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加以观察、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4.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7%,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CT扫描、MRI检查诊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早期应用MRI技术对脑梗塞患者加以诊断的效果要更加明显,可提高诊断准的准确率.
作者:高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分别行格列美脲、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GLP-1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付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肿瘤重症患者的预后比较.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开展关于肿瘤重症患者的研究,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截断值为5分,将入选的患者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值进行分组,其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分的评价为阴性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分的评价为阳性组.评估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其主要是以30天之内病死率,次要终点为所有死亡、转入重症监护室、心肺复苏与死亡的联合终点.结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阴性组在基础疾病方面的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200例患者当中30天内死亡的患者总共52例,所有死亡患者总共59例,转入ICU、CPR与死亡的联合终点患者总共77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上述三项数据差异均突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的病死、死亡以及联合重点发生率均较高,数据与阴性组相比差异突出,统计学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价值较高,对于肿瘤重症患者可以做到准确评估、早期干预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当中普及.
作者:王腾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60例健康儿童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健康儿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其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其血常规、C反应蛋白差异明显.
作者:付毅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难点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进行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详细分析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5例达临床治愈,有3例放弃治疗,有2例死亡,临床治愈率达到90%.结论 在小儿血液净化治疗中,要详细分析其值治疗的难点,并实施积极的护理对策,有保证疗效.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人员选择患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35%,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40天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糖精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糖精试验结果,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丁嘉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压疮护理小组在降低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0例高龄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0)以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n=90)以压疮护理小组干预,对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愈合情况、患者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压疮完全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压疮护理小组对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有较好的预防及改善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珊珊;沈晓红;王春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骨质疏松老年人微创种植牙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使用锥形束(CBCT)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骨质疏松老年人微创种植牙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患者81例,科学合理使用CBCT影像系统,对老年患者上、下颌骨内多个牙平面进行重建,并且开展曲面体层图像,获得准确数据.分析治疗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对81例患者进行微创种植牙,共植入96枚种植体,植入4.5 mm 37枚,5.0 mm 11枚,10.0 mm 39枚,13.0 mm 9枚,无患者术后出现上颌窦炎,5例患者出现面部局部软组织肿痛,3例鼻腔间歇性出血,持续服用抗生素5-7天,全部康复.对种植后96枚种植体进行CBCT检查,术后上颌窦窦底提升高度1.65-3.62 mm.CBCT检查发现患者上颌窦有新骨质生成,且种植体附近平均新生骨量为2.40 mm,腭侧点2.17 mm,近中位点2.45 mm,远中位点2.33 mm.所有患者治疗后,二期骨结合良好,CBCT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愈合良好完成二期修复.所有患者软组织健康,骨结合良好,随访期种植体成功率94.79%(91/96).结论 通过CBCT辅助,可以较好地完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并为术后随访提供分析条件.
作者:齐建华;赵彦霞;段常春;刘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两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李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存并出院的吞咽障碍患儿共116例,依照出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出院后常规指导与定期入院复查,记录复查结果中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定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出院后6个月随访干预,记录干预过程中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儿进行SAS、SDS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后6个月的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生误吸4例、感染7例、死亡0例,共计7例不良事件,对照组患儿发生误吸7例、感染10例、死亡1例,共计18例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四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四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降低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毛闪;王慧君;高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土鳖虫治疗血瘀症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血瘀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土鳖虫中药.以总有效率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作为疼痛的观察指标,以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作为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评判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土鳖虫在治疗血瘀型腰痛患者时有显著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金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