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乐呼吸》项目在哮喘患儿家庭雾化规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鲁焱;姚少松

关键词:家庭雾化, 哮喘患儿, 规范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快乐呼吸》项目在哮喘患儿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儿内科收治的诊断为哮喘或反复喘息大于4次而支气管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经医院急性处理后出院后进行家庭雾化的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哮喘儿童家庭雾化常规指导和回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快乐呼吸》项目小组,采用延续性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在用药依从性、对哮喘认知程度、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乐呼吸》项目的开展,对家庭雾化进行延续性规范管理,为需要进行家庭雾化的家庭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服务,使患儿在用药依从性、哮喘认知程度及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上均有所提高.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患者1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9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雅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疗效对患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8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微创术式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利于患者后期病情恢复.

    作者:郭广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实验主要探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2015年2月 ~2017年3月的112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患者.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全程无缝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工作,注重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术后效果与康复效果.

    作者:乔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方法 将收治的7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9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N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帮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李燕;张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5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用药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75)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75)则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就2组患者的脑梗死整体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发挥抗炎作用,纠正其血清学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潘锡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与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价值分析与对比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CT、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的脑梗塞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CT扫描诊断、MRI(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其中CT扫描为对照组,MRI扫描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加以观察、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4.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7%,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CT扫描、MRI检查诊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早期应用MRI技术对脑梗塞患者加以诊断的效果要更加明显,可提高诊断准的准确率.

    作者:高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对5所医疗机构的1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影响因素.结果 5所医院共获取1070份有效问卷,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4%,对暴露源传染性的高低、高危暴露因素及暴露不完整粘膜的感染率的回答正确率均在15% 以下,暴露后检测时间、预防用药时间、预防用药疗程回答正确率亦较低,98.4% 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定期培训;年龄、工作岗位和既往是否接受培训影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应对能力.结论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后的应对能力.

    作者:杨仁国;徐开菊;黄仁刚;杨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专人专护模式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队列探究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专人专护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2例,通过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专人组,41例,予以专人专护护理模式;(2)对照组,41例,予以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Fugl-Meyer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得分,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专人组患者于两种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人专护模式可有效恢复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何丛馨;王灿;黄灵芝;吴为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1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3项血糖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种并发症发病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易善珍;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存并出院的吞咽障碍患儿共116例,依照出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出院后常规指导与定期入院复查,记录复查结果中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定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出院后6个月随访干预,记录干预过程中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儿进行SAS、SDS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后6个月的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生误吸4例、感染7例、死亡0例,共计7例不良事件,对照组患儿发生误吸7例、感染10例、死亡1例,共计18例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四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四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降低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毛闪;王慧君;高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医院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的若干思考

    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涉及到管理制度,也涉及到基本的信念,涉及到行为准则和整体的人文环境. 针对于此,研究简单分析对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相关的推测的思考,希望所得内容能够给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刘阳;卞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难点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对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难点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进行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详细分析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5例达临床治愈,有3例放弃治疗,有2例死亡,临床治愈率达到90%.结论 在小儿血液净化治疗中,要详细分析其值治疗的难点,并实施积极的护理对策,有保证疗效.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层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配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患者早日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米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失语症患儿,按照不用康复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音乐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康复护理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音乐治疗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结果 音乐治疗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的CAPE-V、AVQI、pVHI得分均低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CRRCAE项目中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得分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发生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张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鼻-鼻窦炎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人员选择患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35%,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40天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糖精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糖精试验结果,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丁嘉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取46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脏衰竭、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7年06月收治2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MRI检查,诊断为新鲜骨折,共涉及263个椎体,均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功能活动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4.6 mL,平均住院时间6.5 d,16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2例患者术后疼痛部分缓解,无轻微缓解及不缓解患者,术后1周212例患者活动无明显困难,8例患者行走困难,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单侧椎弓入路椎体成形术,穿刺成功率高,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解除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作者:吴岗;张勇;王金;陈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绪状态及总体健康情况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4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显著高于比较组3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

    目的 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安宁疗护对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62例肿瘤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对治疗及整体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处理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护理,观察2组老年肿瘤临终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应激(R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给予其安宁疗护可有效缓解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心理应激.

    作者:孟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