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作用

赵雅楠

关键词:综合护理,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患者1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9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

    目的 探析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膳食疗法,研究组加服奥利司他胶囊,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亚利;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层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配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患者早日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米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医院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的若干思考

    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涉及到管理制度,也涉及到基本的信念,涉及到行为准则和整体的人文环境. 针对于此,研究简单分析对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相关的推测的思考,希望所得内容能够给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刘阳;卞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疗效对患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8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微创术式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利于患者后期病情恢复.

    作者:郭广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共12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定其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评定其心理状况,以总分作为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QOL-AD量表、SCL-90量表评分总分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量表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可提升AD患者生活质量,稳定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阻滞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 ~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63例.所有患者均经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书,通过医学伦理会批准.观察组患者实行腰硬联合阻滞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麻醉方法后的不同时段认知功能进行比较;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准则,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段疼痛感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量表、VAS评分得分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第2天及第5天,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及第7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对患者认知能力影响更小,患者恢复快,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两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李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细胞激酶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AMI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血细胞、CK、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AMI患者组白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MI患者组的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AMI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MI患者的CK和C反应蛋白高出对照组.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对早期AMI患者的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失语症患儿,按照不用康复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音乐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康复护理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音乐治疗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结果 音乐治疗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的CAPE-V、AVQI、pVHI得分均低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CRRCAE项目中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得分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发生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张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临床营养科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中选取80例作研究对象,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按护理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40)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之间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7 d,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陈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源CT主动脉CTA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主动脉CTA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行主动脉CTA检查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临床疑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且在行双源CT主动脉CTA检查后影像诊断及终临床诊断均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16例(Stanford A型11例,B型5例),其中4例伴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CTA特征性表现为双腔征、内膜片及内膜破口;壁内血肿5例,表现为沿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低密度,其无强化,密度明显低于血管腔;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7例,CTA表现为主动脉壁上溃疡状突起,其口部与主动脉腔相通;主动脉瘤破裂1例,表现为主动脉周围密度不均血肿影,周围脂肪间隙浑浊.结论 双源CTA可显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于洪涛;谢强;陶智慧;马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肿瘤重症患者的预后比较

    目的 分析不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肿瘤重症患者的预后比较.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开展关于肿瘤重症患者的研究,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截断值为5分,将入选的患者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值进行分组,其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分的评价为阴性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分的评价为阳性组.评估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其主要是以30天之内病死率,次要终点为所有死亡、转入重症监护室、心肺复苏与死亡的联合终点.结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阴性组在基础疾病方面的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200例患者当中30天内死亡的患者总共52例,所有死亡患者总共59例,转入ICU、CPR与死亡的联合终点患者总共77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上述三项数据差异均突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阳性组的病死、死亡以及联合重点发生率均较高,数据与阴性组相比差异突出,统计学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价值较高,对于肿瘤重症患者可以做到准确评估、早期干预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当中普及.

    作者:王腾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绪状态及总体健康情况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4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显著高于比较组3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安宁疗护对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62例肿瘤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对治疗及整体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处理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护理,观察2组老年肿瘤临终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应激(R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给予其安宁疗护可有效缓解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心理应激.

    作者:孟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对品管圈组成内容及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护理工作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工作的8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护士,试验组开展了品管圈活动,而对照组则为常规护士管理工作,对比两组护士在三个月后的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中的护士整体职业倦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之间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护理工作的效果,使护士可以在积极乐观的情绪下进行工作.

    作者:侯春香;郑蕾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PCT、hs-CRP检测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发病性质分为A组(急性加重期)、B组(稳定期).抽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对比三组不同时段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 ①A组、B组确诊时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C组体检时,且A组高于B组(P<0.05);②A组、B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水平均低于本组确诊时,且肺功能指标优于本组确诊时(P<0.05).结论 血清PCT、hs-CRP检测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高.

    作者:马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

    目的 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厦门地区院外分娩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接诊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院外分娩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院外接诊情况,以指导孕产妇的预防管理和相应处置对策.方法 分析市医疗急救中心所接诊的院外分娩病例,以产妇情况、分娩场所、新生儿情况为关注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所接诊的院外分娩共计1016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5-35岁年龄段的经产妇为主,早产占比交高,多发生在家中和就医途中,农村及郊区高于城市.产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7的占18.13%.结论 院外分娩病例近几年增长趋势明显,应加强对孕产妇围生期的宣讲教育和预防管理,为更好的应对院外分娩,院外出诊人员的接生处置能力应进行强化培训.

    作者:雷高峰;吴晓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98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和阳性诊断率.结果 两组心房纤颤和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窦房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速、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静止检出率及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效果更好,检出率较高.

    作者:董捍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andolt环视力表在民航工作中的再认识

    Landolt环视力表是民航眼科工作中的重要检查工具.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应聘者拿着外院的E视力表检查出来的视力单或验光单来进行对比,结果往往会有些出入.针对二者可能产生不同结果来探讨Landolt环视力表的设计特点.这将有利于对Landolt环视力表的科学理解,使之更好的应用于眼科临床和科研等.

    作者:彭鹏;蒙昌亮;徐静;张亚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