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吴岗;张勇;王金;陈娴

关键词:单侧椎弓根穿刺,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7年06月收治2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MRI检查,诊断为新鲜骨折,共涉及263个椎体,均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功能活动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4.6 mL,平均住院时间6.5 d,16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2例患者术后疼痛部分缓解,无轻微缓解及不缓解患者,术后1周212例患者活动无明显困难,8例患者行走困难,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单侧椎弓入路椎体成形术,穿刺成功率高,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解除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7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贝伐珠单抗+化疗)与对照组(化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CA199(t=5.164,P=0.000),CEA(t=26.041,P=0.000),均差异显著;②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03,P=0.033).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强疗效.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对品管圈组成内容及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护理工作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工作的8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护士,试验组开展了品管圈活动,而对照组则为常规护士管理工作,对比两组护士在三个月后的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中的护士整体职业倦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之间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护理工作的效果,使护士可以在积极乐观的情绪下进行工作.

    作者:侯春香;郑蕾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史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妇产科接受LEEP术后成功妊娠并分娩的46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根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41例(89.13%)显著高于观察组阴道分娩29例(6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5).观察组的妊娠分娩患者早产和流产要多于对照组,足月分娩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78±1.13,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6±0.7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86,P<0.05).结论 宫颈LEEP术后对产妇的妊娠分娩方式有明显影响,但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不大.

    作者:宋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催眠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治疗2、4、6、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及总体幸福量表(GWB)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HAMD、HAMA、CGI、GWB评分具有组间、时间效应(F=839.882,P<0.001;F=3324.291,P<0.001;F=584.481,P<0.001,F=25373.693,P<0.001;F=126.483,P<0.001;F=1678.319,P<0.001;F=94.604,P<0.001;F=5345.814,P<0.001),两组治疗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的效果较单用帕罗西汀好,疗效确切,幸福感提升明显.

    作者:张婷婷;孙月吉;徐晶;白云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方案分为钙片组和缓释片组,每组43例.钙片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缓释片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钙片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35% 优于缓释片组79.07%,组间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钙片组不良反应率为2.33%(2例);缓释片组不良反应率为11.63%,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细胞激酶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AMI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血细胞、CK、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AMI患者组白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MI患者组的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AMI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MI患者的CK和C反应蛋白高出对照组.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对早期AMI患者的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儿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60例健康儿童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健康儿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其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其血常规、C反应蛋白差异明显.

    作者:付毅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绪状态及总体健康情况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4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显著高于比较组3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00例体检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体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方法 研究选取所接诊的体检人员资料100例施行分析,体检人员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人员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接受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人员接受5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体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和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体检人员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临床体检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及方法,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使高质量护理服务获得保障.

    作者:邢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乌司他丁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剂量乌司他丁(UT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予以小剂量UTI干预(观察组)及常规干预(对照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ICVD老年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水平差异.结果 ①术后3 d时,两组hs-CRP、IL-6、LPO、NSE、S100β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GSH-Px水平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③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UTI应用于ICVD老年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于患者术后康复有利.

    作者:郭大伟;孙怀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失语症患儿,按照不用康复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音乐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康复护理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音乐治疗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结果 音乐治疗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的CAPE-V、AVQI、pVHI得分均低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CRRCAE项目中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得分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发生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张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9月精神科接受治疗的疑似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2例,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设为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化学分析法,检测其血清心肌酶,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三种酶在血清中的含量;对照组通过脑涨落图检测,比较两组检测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两组检测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检测灵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特异度、约登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崔素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观察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248例抗生素治疗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n=124,先就诊)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干预,干预组(n=124,后就诊)采取药学干预指导,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比较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另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①干预组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率为5.6%(7/124),对照组为18.5%(23/1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P=0.005).②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14±1.87 vs 9.25±1.34),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2578.31±248.26 vs 3107.84±455.68),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3/11.363,P<0.01).③干预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97.5%vs 88.7%,χ2=6.027,P=0.014).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加强药学干预指导,可提高用药合理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磊;李晟琰;邵文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高血脂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取收治的高血脂患者60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组间护理前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血脂异常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临床在高血脂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脂改善水平及服药依从率,降低血脂异常率.

    作者:陈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

    目的 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作者:段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

    目的 探析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膳食疗法,研究组加服奥利司他胶囊,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亚利;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厦门地区院外分娩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接诊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院外分娩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院外接诊情况,以指导孕产妇的预防管理和相应处置对策.方法 分析市医疗急救中心所接诊的院外分娩病例,以产妇情况、分娩场所、新生儿情况为关注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所接诊的院外分娩共计1016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5-35岁年龄段的经产妇为主,早产占比交高,多发生在家中和就医途中,农村及郊区高于城市.产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7的占18.13%.结论 院外分娩病例近几年增长趋势明显,应加强对孕产妇围生期的宣讲教育和预防管理,为更好的应对院外分娩,院外出诊人员的接生处置能力应进行强化培训.

    作者:雷高峰;吴晓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7年06月收治2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MRI检查,诊断为新鲜骨折,共涉及263个椎体,均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功能活动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4.6 mL,平均住院时间6.5 d,16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2例患者术后疼痛部分缓解,无轻微缓解及不缓解患者,术后1周212例患者活动无明显困难,8例患者行走困难,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单侧椎弓入路椎体成形术,穿刺成功率高,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解除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作者:吴岗;张勇;王金;陈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浆D二聚体、FDP、ATⅢ的检测对DIC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的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DIC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DD、FDP、AT-III的含量.结果 DIC组的DD、FD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IC组的AT-III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这种差异将更显著.结论 联合检测DD、FDP、AT-III的含量对DIC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罗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