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环形电切术史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宋锐

关键词:宫颈LEEP术,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Apgar评分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妇产科接受LEEP术后成功妊娠并分娩的46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根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41例(89.13%)显著高于观察组阴道分娩29例(6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5).观察组的妊娠分娩患者早产和流产要多于对照组,足月分娩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78±1.13,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6±0.7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86,P<0.05).结论 宫颈LEEP术后对产妇的妊娠分娩方式有明显影响,但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不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6年7月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牙弓夹板颊间结扎术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咀嚼能力检测,比较两组咀嚼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4周,观察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咀嚼功能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00%(2/40)比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可加快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屈胜利;张亚柯;庞帅;杨奇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方案分为钙片组和缓释片组,每组43例.钙片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缓释片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钙片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35% 优于缓释片组79.07%,组间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钙片组不良反应率为2.33%(2例);缓释片组不良反应率为11.63%,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1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3项血糖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种并发症发病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易善珍;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层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配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患者早日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米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取46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脏衰竭、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鼻-鼻窦炎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人员选择患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35%,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40天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糖精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糖精试验结果,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丁嘉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心血管、癌症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恶性肿瘤,特点表现为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进展快.由于上述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糖尿病等合并症,临床治疗困难.因此,实施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模式,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成为现阶段肝癌疾病治疗关键.就近些年来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治疗相关文献报道结合实际治疗情况进行以下总结,为后期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5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用药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75)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75)则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就2组患者的脑梗死整体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发挥抗炎作用,纠正其血清学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潘锡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对5所医疗机构的1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影响因素.结果 5所医院共获取1070份有效问卷,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4%,对暴露源传染性的高低、高危暴露因素及暴露不完整粘膜的感染率的回答正确率均在15% 以下,暴露后检测时间、预防用药时间、预防用药疗程回答正确率亦较低,98.4% 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定期培训;年龄、工作岗位和既往是否接受培训影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应对能力.结论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后的应对能力.

    作者:杨仁国;徐开菊;黄仁刚;杨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绪状态及总体健康情况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4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显著高于比较组3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的9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参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予以参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6周以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的高于获得82.22% 的参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结果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同奥美拉唑的疗效对比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肖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实验主要探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2015年2月 ~2017年3月的112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患者.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全程无缝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工作,注重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术后效果与康复效果.

    作者:乔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作者:段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浆D二聚体、FDP、ATⅢ的检测对DIC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的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DIC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DD、FDP、AT-III的含量.结果 DIC组的DD、FD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IC组的AT-III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这种差异将更显著.结论 联合检测DD、FDP、AT-III的含量对DIC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罗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失语症患儿,按照不用康复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音乐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康复护理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音乐治疗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结果 音乐治疗组患儿的发声练习频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的CAPE-V、AVQI、pVHI得分均低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音乐治疗组患儿护理后CRRCAE项目中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得分均高于康复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失语症应用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发生练习频率、发声质量以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张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乌司他丁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剂量乌司他丁(UT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予以小剂量UTI干预(观察组)及常规干预(对照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ICVD老年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水平差异.结果 ①术后3 d时,两组hs-CRP、IL-6、LPO、NSE、S100β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GSH-Px水平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③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UTI应用于ICVD老年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于患者术后康复有利.

    作者:郭大伟;孙怀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两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李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共12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定其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评定其心理状况,以总分作为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QOL-AD量表、SCL-90量表评分总分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量表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可提升AD患者生活质量,稳定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对品管圈组成内容及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护理工作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工作的8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护士,试验组开展了品管圈活动,而对照组则为常规护士管理工作,对比两组护士在三个月后的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中的护士整体职业倦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之间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护理工作的效果,使护士可以在积极乐观的情绪下进行工作.

    作者:侯春香;郑蕾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曼陀罗合并药物与单独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加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能明显改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合并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当中有着显著疗效,尤其是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王红霞;吕萌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