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洋
目的 实验主要探讨安抚和触摸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对60例收治的行眼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安抚与触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感知程度,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我感知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抚与触摸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丽萍;宗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对5所医疗机构的1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影响因素.结果 5所医院共获取1070份有效问卷,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4%,对暴露源传染性的高低、高危暴露因素及暴露不完整粘膜的感染率的回答正确率均在15% 以下,暴露后检测时间、预防用药时间、预防用药疗程回答正确率亦较低,98.4% 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定期培训;年龄、工作岗位和既往是否接受培训影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应对能力.结论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后的应对能力.
作者:杨仁国;徐开菊;黄仁刚;杨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取46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脏衰竭、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曼陀罗合并药物与单独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加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合并曼陀罗能明显改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合并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当中有着显著疗效,尤其是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王红霞;吕萌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7年06月收治2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MRI检查,诊断为新鲜骨折,共涉及263个椎体,均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功能活动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4.6 mL,平均住院时间6.5 d,16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2例患者术后疼痛部分缓解,无轻微缓解及不缓解患者,术后1周212例患者活动无明显困难,8例患者行走困难,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单侧椎弓入路椎体成形术,穿刺成功率高,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解除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作者:吴岗;张勇;王金;陈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体检受检者,将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健康体检30例受检者作为对比组,研究时间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所有患者均采用P16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CINI阳性表达率为96.7%,在CINII、CINIII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为6.7%,实验组患者在CINI、CINII、CINIII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研究证实,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采用P16免疫组化技术可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阳性表达率较高,为有效诊断方式.
作者:陈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下腰痛疾病的慢性损伤和疼痛的机制.方法 2015年01月-2018年09月骨科选取临床确诊为第五腰椎横突综合征和骶髂关节韧带止点劳损的病例各30例成年男性患者,分别给予局部注射止痛治疗.所有患者和选取30例健康成年男性,摄腰椎正侧位片、骨盆平片和下腰椎骨盆CT扫描,测量第五腰椎横突长、宽,腰椎横突间距及腰椎横突间夹角的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优:12例,良:45例,可:3例;差:0例.从统计数据分析,正常人和患者的第五腰椎横突无明显差异.结论 机械性压迫是第五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主要因素;腰椎横突过长不是第五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直接因素;骶髂关节韧带止点劳损和第五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前期疾病.
作者:鲁世荣;赵杨;秦晓霖;王雷;王春光;赵健;魏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共12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定其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评定其心理状况,以总分作为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QOL-AD量表、SCL-90量表评分总分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量表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可提升AD患者生活质量,稳定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 ~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9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与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PCT水平,动脉血气指标PaO2、SaO2、PaCO2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四项炎症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其炎症反应.
作者:杨先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乌司他丁(UT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予以小剂量UTI干预(观察组)及常规干预(对照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ICVD老年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水平差异.结果 ①术后3 d时,两组hs-CRP、IL-6、LPO、NSE、S100β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GSH-Px水平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③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UTI应用于ICVD老年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于患者术后康复有利.
作者:郭大伟;孙怀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作者:段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品管圈组成内容及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护理工作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工作的8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护士,试验组开展了品管圈活动,而对照组则为常规护士管理工作,对比两组护士在三个月后的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品管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中的护士整体职业倦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之间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护理工作的效果,使护士可以在积极乐观的情绪下进行工作.
作者:侯春香;郑蕾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治疗2、4、6、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及总体幸福量表(GWB)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HAMD、HAMA、CGI、GWB评分具有组间、时间效应(F=839.882,P<0.001;F=3324.291,P<0.001;F=584.481,P<0.001,F=25373.693,P<0.001;F=126.483,P<0.001;F=1678.319,P<0.001;F=94.604,P<0.001;F=5345.814,P<0.001),两组治疗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催眠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的效果较单用帕罗西汀好,疗效确切,幸福感提升明显.
作者:张婷婷;孙月吉;徐晶;白云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骨质疏松老年人微创种植牙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使用锥形束(CBCT)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骨质疏松老年人微创种植牙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患者81例,科学合理使用CBCT影像系统,对老年患者上、下颌骨内多个牙平面进行重建,并且开展曲面体层图像,获得准确数据.分析治疗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对81例患者进行微创种植牙,共植入96枚种植体,植入4.5 mm 37枚,5.0 mm 11枚,10.0 mm 39枚,13.0 mm 9枚,无患者术后出现上颌窦炎,5例患者出现面部局部软组织肿痛,3例鼻腔间歇性出血,持续服用抗生素5-7天,全部康复.对种植后96枚种植体进行CBCT检查,术后上颌窦窦底提升高度1.65-3.62 mm.CBCT检查发现患者上颌窦有新骨质生成,且种植体附近平均新生骨量为2.40 mm,腭侧点2.17 mm,近中位点2.45 mm,远中位点2.33 mm.所有患者治疗后,二期骨结合良好,CBCT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愈合良好完成二期修复.所有患者软组织健康,骨结合良好,随访期种植体成功率94.79%(91/96).结论 通过CBCT辅助,可以较好地完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并为术后随访提供分析条件.
作者:齐建华;赵彦霞;段常春;刘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两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李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存并出院的吞咽障碍患儿共116例,依照出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出院后常规指导与定期入院复查,记录复查结果中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定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出院后6个月随访干预,记录干预过程中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儿进行SAS、SDS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后6个月的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生误吸4例、感染7例、死亡0例,共计7例不良事件,对照组患儿发生误吸7例、感染10例、死亡1例,共计18例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四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四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降低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毛闪;王慧君;高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的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DIC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DD、FDP、AT-III的含量.结果 DIC组的DD、FD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IC组的AT-III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这种差异将更显著.结论 联合检测DD、FDP、AT-III的含量对DIC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罗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1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3项血糖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种并发症发病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易善珍;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妇产科接受LEEP术后成功妊娠并分娩的46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根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41例(89.13%)显著高于观察组阴道分娩29例(6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5).观察组的妊娠分娩患者早产和流产要多于对照组,足月分娩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78±1.13,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6±0.7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86,P<0.05).结论 宫颈LEEP术后对产妇的妊娠分娩方式有明显影响,但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不大.
作者:宋锐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