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观察探讨

刘磊;李晟琰;邵文明

关键词:药学干预, 抗生素, 临床合理应用,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248例抗生素治疗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n=124,先就诊)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干预,干预组(n=124,后就诊)采取药学干预指导,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比较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另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①干预组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率为5.6%(7/124),对照组为18.5%(23/1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P=0.005).②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14±1.87 vs 9.25±1.34),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2578.31±248.26 vs 3107.84±455.68),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3/11.363,P<0.01).③干预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97.5%vs 88.7%,χ2=6.027,P=0.014).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加强药学干预指导,可提高用药合理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患者满意度高.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高血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高血脂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取收治的高血脂患者60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组间护理前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血脂异常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临床在高血脂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脂改善水平及服药依从率,降低血脂异常率.

    作者:陈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浆D二聚体、FDP、ATⅢ的检测对DIC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的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确诊DIC患者为一组,4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DD、FDP、AT-III的含量.结果 DIC组的DD、FD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IC组的AT-III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这种差异将更显著.结论 联合检测DD、FDP、AT-III的含量对DIC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罗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层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配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合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患者早日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米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绪状态及总体健康情况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4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显著高于比较组3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院开展营养饮食疗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医院营养科在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的营养饮食关系着疾病的预防和患者的康复,也影响着临床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医院营养科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开展营养治疗,为患者合理安排营养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临床营养医学,对营养饮食有更高的要求.营养饮食疗法的方法、内容等也不断变化,传统的全质饮食逐渐向要素饮食转变.营养技术不断进步中,医院营养饮食疗法中也逐渐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营养饮食疗法的效果.

    作者:刘颖;姜云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乐呼吸》项目在哮喘患儿家庭雾化规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乐呼吸》项目在哮喘患儿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儿内科收治的诊断为哮喘或反复喘息大于4次而支气管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经医院急性处理后出院后进行家庭雾化的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哮喘儿童家庭雾化常规指导和回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快乐呼吸》项目小组,采用延续性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在用药依从性、对哮喘认知程度、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乐呼吸》项目的开展,对家庭雾化进行延续性规范管理,为需要进行家庭雾化的家庭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服务,使患儿在用药依从性、哮喘认知程度及喘息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上均有所提高.

    作者:鲁焱;姚少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对5所医疗机构的1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影响因素.结果 5所医院共获取1070份有效问卷,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4%,对暴露源传染性的高低、高危暴露因素及暴露不完整粘膜的感染率的回答正确率均在15% 以下,暴露后检测时间、预防用药时间、预防用药疗程回答正确率亦较低,98.4% 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定期培训;年龄、工作岗位和既往是否接受培训影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应对能力.结论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后的应对能力.

    作者:杨仁国;徐开菊;黄仁刚;杨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7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贝伐珠单抗+化疗)与对照组(化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CA199(t=5.164,P=0.000),CEA(t=26.041,P=0.000),均差异显著;②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03,P=0.033).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强疗效.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 和IL-6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测定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 和IL-6的浓度,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三年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30例.所有入选患者第1、3、5、10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后收集血清置于-20℃ 冰箱冷冻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 和IL-6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第5、10天血清TNF-α 和IL-6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第5、10天血清TNF-α 和IL-6浓度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使脓毒症患者的血清TNF-α 和IL-6浓度降低,从而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国吾;邹俊;赵亮;马凤锦;王道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取46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脏衰竭、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实验主要探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2015年2月 ~2017年3月的112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患者.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全程无缝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工作,注重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术后效果与康复效果.

    作者:乔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andolt环视力表在民航工作中的再认识

    Landolt环视力表是民航眼科工作中的重要检查工具.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应聘者拿着外院的E视力表检查出来的视力单或验光单来进行对比,结果往往会有些出入.针对二者可能产生不同结果来探讨Landolt环视力表的设计特点.这将有利于对Landolt环视力表的科学理解,使之更好的应用于眼科临床和科研等.

    作者:彭鹏;蒙昌亮;徐静;张亚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乌司他丁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剂量乌司他丁(UT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予以小剂量UTI干预(观察组)及常规干预(对照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ICVD老年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水平差异.结果 ①术后3 d时,两组hs-CRP、IL-6、LPO、NSE、S100β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GSH-Px水平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③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UTI应用于ICVD老年患者介入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于患者术后康复有利.

    作者:郭大伟;孙怀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6年7月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牙弓夹板颊间结扎术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咀嚼能力检测,比较两组咀嚼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4周,观察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咀嚼功能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00%(2/40)比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可加快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屈胜利;张亚柯;庞帅;杨奇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的9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参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予以参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6周以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的高于获得82.22% 的参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结果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同奥美拉唑的疗效对比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肖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PCT、hs-CRP检测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发病性质分为A组(急性加重期)、B组(稳定期).抽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对比三组不同时段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 ①A组、B组确诊时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C组体检时,且A组高于B组(P<0.05);②A组、B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水平均低于本组确诊时,且肺功能指标优于本组确诊时(P<0.05).结论 血清PCT、hs-CRP检测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高.

    作者:马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

    目的 探析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膳食疗法,研究组加服奥利司他胶囊,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亚利;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临床营养科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中选取80例作研究对象,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按护理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40)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之间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7 d,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陈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观察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248例抗生素治疗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n=124,先就诊)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干预,干预组(n=124,后就诊)采取药学干预指导,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比较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另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①干预组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率为5.6%(7/124),对照组为18.5%(23/1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P=0.005).②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14±1.87 vs 9.25±1.34),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2578.31±248.26 vs 3107.84±455.68),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3/11.363,P<0.01).③干预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97.5%vs 88.7%,χ2=6.027,P=0.014).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加强药学干预指导,可提高用药合理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磊;李晟琰;邵文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存并出院的吞咽障碍患儿共116例,依照出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出院后常规指导与定期入院复查,记录复查结果中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定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出院后6个月随访干预,记录干预过程中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儿进行SAS、SDS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后6个月的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生误吸4例、感染7例、死亡0例,共计7例不良事件,对照组患儿发生误吸7例、感染10例、死亡1例,共计18例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四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四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降低吞咽障碍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毛闪;王慧君;高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