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程序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娜瑛

关键词:儿科, 重症监护室, 程序化管理, 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程序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中实施程序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救治成功、家属满意、护理纠纷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宫内早孕且自愿进行人工无痛流产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因素对比情况、满意度以及HAMA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因素、饮食原因以及人工综合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10.012、8.965、11.365,P<0.05);观察组60例患者全部满意,无不满意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有13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78.33%,两者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的精神性焦虑、躯体性得分、总分均远远小于入院前得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综合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术前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护理问题上,应用适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安全,并且也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形态分析

    目的 探讨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超声形态分析.方法 收集眼部B型超检查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病例65例(65只眼),经过散瞳后三面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裂孔的病例60例(60只眼,占92%),每只眼都经过轴位、横扫、纵扫三种扫查方式探查,分析视网膜裂孔在超声上的形态特征.结果 眼部B型超声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的病例经三面镜检查确诊干性马蹄形裂孔35只眼(占54%),马蹄形裂孔伴视网膜浅脱离20只眼(占31%),卵圆形裂孔2只眼(占3%),巨大裂孔3只眼(占4%),周边视网膜变性、牵拉5只眼(占8%).结论 眼部B型超声检查对周边视网膜裂孔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屈光间质混浊患者眼部B超可作为眼科筛查的首选方法,各型视网膜裂孔特征性改变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白兰兰;卢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对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治疗的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患者均采用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1%,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畸形、软组织坏死、手指坏死、血管危象、坏死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指体创面感染,经过再次治疗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结论 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恢复了患指的外形和功能,手指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于清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经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腹膜炎症、胃肠障碍、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够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恩;靳秀丽;郭倩倩;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4例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进行联合干预,对照组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将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用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更优,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大伟;崔利;吴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少量出血灶在磁敏感加权序列的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在显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出血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利用SWI序列检测出血灶,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不同部位出血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SWI检出HIBD足月儿颅内出血(12例),早产儿颅内出血(41例);其中侧脑室内出血(23例)、脑实质内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16例).结论 SWI对于新生儿HIBD中出血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静石;刘艳;于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 讨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健康教育.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加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作者: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接受优等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有效治疗为57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治疗为50例.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用药相同的基础上,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系数.

    作者:雷哲;杨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在儿童牙病外伤固定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平板在儿童牙病外伤固定的长期效果.方法 选取82例收治的因外伤而引起牙齿松动或不完全脱位的牙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牙弓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长期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经复诊,对照组在GI、PLI及SBI等方面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经2年后随访,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利用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对儿童牙病外伤进行固定可有效改善患儿牙周指数,并取得良好长期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红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评价分析检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把167例患者按照是否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价值,动态检测有助于评估疗效.

    作者:刘昌灵;李丁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CT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档案室存档的35例均进行CT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CT影像学扫面范围为:髂翼至耻骨联合下缘,5~10 mm为层距与层厚,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结果 参与研究的35例病例中,卵巢异位、子宫腺肌症、腹壁切口异位、膀胱内异位、外阴处异位、直肠异位患者分别为12例、8例、8例、2例、4例及1例.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进行确诊,并做好与子宫肌瘤、囊腺瘤、卵巢单纯性囊肿、囊腺癌等疾病的鉴别,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邵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颈多重缝扎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在剖宫产顽固性宫缩乏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2017年5月,针对此类病人,尤其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引发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采用宫颈多重缝扎.结果 经采用宫颈多重缝扎联合B-Lynch这一缝合手术实施治疗以后,出血逐步下降暂停,血压回归迅速,排尿总量增加,身体状况稳定.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缝合术联合应用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程序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程序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中实施程序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救治成功、家属满意、护理纠纷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娜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借鉴.

    作者:郭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全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视力恢复情况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vs79.2%),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33.3%),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个体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黄斑部花瓣状高荧光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护视网膜血管,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 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白洪杰;刘亮;汪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I指数明显比对照组升高,两者之比为:(78.3±10.1)分vs.(65.2±12.8),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奥拉西坦,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脑代谢的速度,从而促进其脑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崔玉凤;关标;曲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的3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3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31例,4例初诊漏诊,后经临床确诊,准确率为88%,基本于临床诊断相吻合.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大帮助.

    作者:王艳华;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作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采取基本护理,B组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2.6%,低于B组的97.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7.8%,高于B组的2.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宋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软骨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软骨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 (1)人软骨胞采用不同度的AGEs处理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0 h,3 h,6 h,12 h,24 h,48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3)不同浓度的AGEs(50 mg/L,100 mg/L,200 mg/L)处理软骨细胞24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结果 (1)CCK-8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GEs处理人软骨胞的活性在短时间内(24 h之内)随时间的变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低浓度AGEs(1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升高,高浓度AGEs(2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LC3-Ⅱ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24 h后更为明显(P<0.05).(3)不同AGEs浓度处理人软骨细胞24 h后,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浓度的AGEs在短时间内可能通过调节软骨细胞自噬增强细胞活性.长期的或者高浓度的AGEs使人软骨细胞自噬降低影响细胞的活性.

    作者:王朝俊;陈铖;张莹;张海斌;梁建厦;黄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