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兰;卢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为冬春季节多发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 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6 岁以下小儿得病后大多表现为阴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成典型症状. 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并且其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因此误诊率较高[1]. 就2例相似病例的比较中再次学习IM,以期加深大家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杨俊营;李锦霞;田京晓;熊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软骨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 (1)人软骨胞采用不同度的AGEs处理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0 h,3 h,6 h,12 h,24 h,48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3)不同浓度的AGEs(50 mg/L,100 mg/L,200 mg/L)处理软骨细胞24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结果 (1)CCK-8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GEs处理人软骨胞的活性在短时间内(24 h之内)随时间的变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低浓度AGEs(1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升高,高浓度AGEs(2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LC3-Ⅱ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24 h后更为明显(P<0.05).(3)不同AGEs浓度处理人软骨细胞24 h后,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浓度的AGEs在短时间内可能通过调节软骨细胞自噬增强细胞活性.长期的或者高浓度的AGEs使人软骨细胞自噬降低影响细胞的活性.
作者:王朝俊;陈铖;张莹;张海斌;梁建厦;黄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4月3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帕金森病治疗效果;疾病认知、临床配合度;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综合组帕金森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疾病认知、临床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临床配合度.
作者:贾鹏宇;李天钰;孙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 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白洪杰;刘亮;汪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的3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3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31例,4例初诊漏诊,后经临床确诊,准确率为88%,基本于临床诊断相吻合.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大帮助.
作者:王艳华;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借鉴.
作者:郭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患儿黄疸接受蓝光治疗期间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对患儿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诊的黄疸患儿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所选患儿全部接受蓝光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患儿接受舒适护理干预之后,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接受蓝光治疗的黄疸患儿,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有效率,减少患儿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易冬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医护配合对于预防子宫损伤、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乱、气体栓塞、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2010年9月至2017年10月共771例宫腔镜电切术,分析了预防术中并发症出现医护配合措施.结果 宫腔镜电切术中,医生护士均熟悉手术流程及并发症防治、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及特性,严密配合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围手术期及术中医护配合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雯;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收治32例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SLE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主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13例)、泌尿(12例)、胃肠道(4例);发生感染主要与住院时间、较大剂量连续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白细胞计数及补体c有关.结论 针对SLE院内合并感染的防护措施是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做好疾病本身护理、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健康教育,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和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孟庆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40例慢性重度型乙肝患者作为乙组,再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丙组,均检验三组的免疫球蛋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丙组健康体检者的IgM、IgG、IgA水平均低于甲组与乙组,P<0.05,甲组轻中度患者低于乙组重度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免疫球蛋白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诊断,在临床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中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诊断结果.方法 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近端输卵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分别是20例,24例、23例和33例患者,对四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中对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的近端和中远端梗阻情况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乙组和丙组以及丁组的近端梗阻例数明显高于中远端梗阻例数,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 近端输卵管梗阻的发生几率较高,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和单侧或者双侧无关.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在剖宫产顽固性宫缩乏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2017年5月,针对此类病人,尤其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引发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采用宫颈多重缝扎.结果 经采用宫颈多重缝扎联合B-Lynch这一缝合手术实施治疗以后,出血逐步下降暂停,血压回归迅速,排尿总量增加,身体状况稳定.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缝合术联合应用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应用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Child-Pugh评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72.7%和68.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肾功能异常率4.5%,对照组9.1%,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控制失代偿性肝硬化病情的作用,安全性好.
作者:段红岩;秦红;李刚;万继红;赵宇;李响;刘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程序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中实施程序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救治成功、家属满意、护理纠纷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娜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显效比率为52.08%(25/48),总有效率为91.67%(44/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5%(15/48),77.08%(37/48);两组患者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未作任何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的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对治疗CPID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霞;邹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2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分别按照国际TNM肿瘤分期标准分组;同时肿瘤有无转移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癌组织及其切缘组织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的量.结果 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均显著低于切缘组织(P<0.01);转移组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均显著低未转移组(P<0.01);随着TNM分期增高,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逐步降低.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CD28表达降低,且疾病的严重程度与CD28的表达量密切相关.
作者:李小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PS-拔管后行INSURE策略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气管插管后,将固尔苏经过导管一次性注入,剂量为100~200 mg/kg;而参照组给予固尔苏治疗后保留气管插管,使用MV,开展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同样根据血气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各项参数.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 h、12 h动脉血气(pH值、PO2、PCO2)以及VAP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PaCO2、PaO2、pH值均得到改善,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INSURE策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治疗NRDS首选方式.
作者:赵杰;白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分析检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把167例患者按照是否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价值,动态检测有助于评估疗效.
作者:刘昌灵;李丁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有小肠疾病患者的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X线表现形式.结果 通过数字化消化道造影X线表现结果为小肠炎30例、结核28例、小肠肿瘤15例、小肠憩室107例.结论 针对小肠病变通过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能够清楚、准确发现患者小肠病变位置和累及范围,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邓俊魁;李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健康教育.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加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作者: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