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翔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4例进行对照.治疗组急性发作期以疏散风寒、止咳化痰平喘为法,1个疗程后以健脾化湿、益肺补肾为主.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显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作者:郑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药物流产是用抗早孕药终止早孕,避免了宫腔操作,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使术后并发症有所减少.但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偏多,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门诊药流50例(下称Ⅱ组)妇女用芪益逐瘀汤治疗与对照组54例(下称Ⅰ组)进行对照,观察药流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及流血量变化情况.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邦萍;刘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根据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建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确诊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8例,随机分为2组:千龙合剂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2~7岁,平均为3.12岁.核酪口服液对照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1.5~8岁,平均为3.21岁.治疗前2组均作了免疫功能测定(见表1).
作者:林胜英;罗蓉;张国熙;曲利芝;顾为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邓启源主任医师,系福建省名中医,执医40余年,治疗肺系疾病有显著疗效,每每出奇制胜,颇受病家赞扬.笔者随诊在侧,受益匪浅,今略举验案数例,以飨同道.
作者:邓裔超;邓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本组138例,男83例,女55例.年龄23~94岁,平均62.4岁.按Evans分类诊断标准[1,2],分为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Ⅰ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8例;Ⅱ型分别为31例、18例;Ⅲ型为30例、9例;Ⅳ型为1 2例、6例;内科疾病合并症为:保守治疗组97例中61例(占62.8%),死亡3例(占3%);手术治疗组41例中12例(占29.2%),死亡1例(占2.4%).
作者:梁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栓剂是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制成的专供纳入体内不同腔道(如肛门、阴道)等的一种固体制剂,亦称坐药或塞药.栓剂为古老剂型之一,在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伊伯氏草本》中即有记载.我国使用栓剂也有悠久的历史《史记·仓公列传》有类似栓剂的早期记载.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有蜜煎导方,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用半夏和水为丸纳入鼻中的鼻用栓剂,和用巴豆鹅脂制成的耳用栓剂等.他如《千金方》、《证治准绳》亦载有类似栓剂的制备与应用.
作者:江长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缺血性中风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属中医血证(吐血、便血)的范畴.近10年,笔者用自拟止血合剂,治疗10例[脑梗塞(5 rnrn以下6例,5.1~10 mm 4例),初次发作6例,再发作3例,第3次发作1例;合并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皆有偏瘫,8例伴神志恍惚、迷蒙,多伴口角喁斜,言语不利,伴高热3例,3例伴呕血200~500 mL,全部病人均解柏油样大便,柏油便量200~500 mL],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于下:
作者:廖金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西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复明;中医治疗多以内服汤、丸散剂或针灸为主.外用中药治疗是中医眼科局部用药的传统特色,由于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并能积极预防,因此受到不少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作者:时乐;蔡元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虽然中西药物、推拿乃至手术治疗等法时能奏效,却难以持久.近年来,我们采用小针刀配合艾灸治疗本病42例,并与单用小针刀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兹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冯庆章;董洪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根据热疗原理采用恒温药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46例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达80.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对消除症状、改善前列腺液(EPS)pH值明显(均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杨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贵细中药系指一些稀少名贵、价格高昂的中药,如牛黄、鹿茸、熊胆、羚羊角、人参、三七、西红花、天麻等.这些中药各具有特殊的疗效,但如果贮藏不当,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质的变异,从而影响疗效.所以做好这类中药的贮藏保管工作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就几种较为常用的名贵中药的贮藏及库房等问题谈谈.
作者:柳献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自1999年3月~2000年2月应用穿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重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金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从胰岛素和多种口服降糖药应用以来,糖尿病的急性合并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随着糖尿病人寿命的延长,其慢性合并症特别是血管合并症,已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合并症中的糖尿病肾病占27%左右[1].美国透析病人的30%为糖尿病肾病.Ⅰ型糖尿病死亡者中的66%死于尿毒症[2].Ⅱ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20%~23%[3].但许多临床尿蛋白出现(4期)以前(1、2、3期)糖尿病肾病常常漏诊,一旦发展到肾功能不全(5期)则治疗十分困难.因此我们选择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民;刘彩华;王修梅;彭辉;潘传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尖锐湿疣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表皮瘤样增殖性损害,是常见的性病之一.传统治疗多采用激光或高频电灼,但复发率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局部高频电灼联合中药消疣汤的综合疗法,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业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从1999~2000年自拟中药解毒消肿汤内服及中药外洗治疗急性阴茎头包皮炎43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芳香属中药性能之一,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称之为芳香药.芳香药在中药中占有很大比重和重要地位.古代文献中对芳香药早有论述,但《中药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统编教材,在中药的性能中,仅在辛味之例外中,稍做提示,并未详细阐述其具体作用.古人有臊、焦、香、腥、腐五臭之说,其中芳香属五臭范畴,而近代对芳香药的研究虽屡见报道,但却缺乏系统的整理与概述.笔者从古人对芳香药的认识,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3个方面对芳香药的化湿、行气、开窍、止痛、消肿等功效略加以论述,总结如下:
作者:李瑛;卢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萎缩性胃炎属癌前状态,伴有严重不典型增生或Ⅱb型肠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关,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病多由于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脾胃虚弱所导致的.
作者:罗其泰;郭志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风湿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临床上分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路路通注射液合天和骨通贴膏治疗风湿病(风寒痹症)效果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陈作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小儿胆道蛔虫症是小儿科的一种较常见急症,自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安蛔汤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面部三病症是指面瘫(面神经炎)、面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种病症.针灸治疗有较好疗效,兹就近五六年针灸治疗面部三病症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陈晓军;缑燕华;程立红;张安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