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癀片治疗瘀热证560例临床观察

朱文彬

关键词:新癀片, 中医药疗法
摘要:1996年1月~2000年6月,我院伤科门诊应用新癀片治疗瘀热证病人共5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戚广崇诊治精液不液化不育的经验

    戚广崇老师是上海市北站医院不育症特色专科主任,从事中医男科研究二十余年,擅长治疗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病.对诊治精液不液化引起的不育有独特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戚老师,兹将戚老师治疗精液不液化的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马传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针刀配合艾灸治疗跟骨骨刺42例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虽然中西药物、推拿乃至手术治疗等法时能奏效,却难以持久.近年来,我们采用小针刀配合艾灸治疗本病42例,并与单用小针刀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兹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冯庆章;董洪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癀片治疗癌症疼痛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观察49例癌痛患者,诊断依据肿瘤标志物,B超、CT、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病理等诊断.其中男性34例,女性15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0岁.肝癌18例,肺癌18例,胰腺癌8例,乳腺癌5例;病情轻度疼痛6例,中度疼痛21例,重度疼痛22例.

    作者:周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安蛔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32例

    小儿胆道蛔虫症是小儿科的一种较常见急症,自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安蛔汤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养阴清热法治疗鼻咽癌放疗中口、咽粘膜反应临床观察

    1990年3月~1998年6月对43例鼻咽癌化疗后口腔、咽粘膜反应者采用百合固金汤加鼻咽清毒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欠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面部三病症的针灸治疗概况

    面部三病症是指面瘫(面神经炎)、面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种病症.针灸治疗有较好疗效,兹就近五六年针灸治疗面部三病症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陈晓军;缑燕华;程立红;张安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灼合消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表皮瘤样增殖性损害,是常见的性病之一.传统治疗多采用激光或高频电灼,但复发率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局部高频电灼联合中药消疣汤的综合疗法,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业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制剂外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概况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西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复明;中医治疗多以内服汤、丸散剂或针灸为主.外用中药治疗是中医眼科局部用药的传统特色,由于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并能积极预防,因此受到不少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作者:时乐;蔡元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扶正行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

    近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自拟扶正行痹汤,其组成为:制马钱0.2~0.4g,雷公藤(生药)6 g,生黄芪30 g,当归12 g,鹿胶10 g,制川乌10 g,威灵仙10 g,乌梢蛇15 g,露蜂房10 g,土鳖虫5 g,全蝎10 g,蜈蚣2条,僵蚕10 g,制乳没各10 g,炙甘草6 g.煎服法:马钱子严格遵法炮制,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从0.2 g开始,分2次口服,如面肌、全身肌肉有痉挛绷紧感,为用量极限,应稍减量,不可用量过大.其余诸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煎沸后续煎10~15分钟,滤取煎汁;再煎取第2次药汁,混合,分2次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

    作者:李林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79例

    胃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因患者对本病不够重视,或服药不连续,治疗不彻底,或药不对症,或不节饮食等而导致胃病缠绵或愈而复发,终致虚实并存,寒热错杂之证.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治疗79例,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作者:杜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邓启源治疗肺系病经验撷菁

    邓启源主任医师,系福建省名中医,执医40余年,治疗肺系疾病有显著疗效,每每出奇制胜,颇受病家赞扬.笔者随诊在侧,受益匪浅,今略举验案数例,以飨同道.

    作者:邓裔超;邓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何顺华辨治肾小球肾炎经验

    何顺华老师为江西樟树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临证三十余年,学验俱丰,享誉药都.余在实习期间,有幸侍诊左右,深受教益,现将何老师辨治肾小球肾炎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梁光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许文元运用平胃散辨治急重病经验介绍

    许文元,1921年生,本县著名老中医,临证50载,治学严谨,细审病机,异病同治,运用平胃散化裁出入,力救沉疴.笔者自1977~1988年间,有幸跟师实习、共事,受益终生,兹将许师运用平胃散辨治急重病的经验略举一二.

    作者:袁钦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徐恕甫治疗疑难杂病医案选摘

    已故徐恕甫老中医(1884~1964年)擅治疑难杂症,名震江淮.兹整理其遗稿,析其疑难杂病验案数则,告以同道.

    作者:王化猛;徐经世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穿琥宁粉针剂治小儿重症上呼吸道感染15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9年3月~2000年2月应用穿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重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金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急性阴茎头包皮炎43例

    笔者从1999~2000年自拟中药解毒消肿汤内服及中药外洗治疗急性阴茎头包皮炎43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千龙合剂对复感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1临床资料根据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建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确诊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8例,随机分为2组:千龙合剂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2~7岁,平均为3.12岁.核酪口服液对照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1.5~8岁,平均为3.21岁.治疗前2组均作了免疫功能测定(见表1).

    作者:林胜英;罗蓉;张国熙;曲利芝;顾为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试论芳香药的功用

    芳香属中药性能之一,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称之为芳香药.芳香药在中药中占有很大比重和重要地位.古代文献中对芳香药早有论述,但《中药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统编教材,在中药的性能中,仅在辛味之例外中,稍做提示,并未详细阐述其具体作用.古人有臊、焦、香、腥、腐五臭之说,其中芳香属五臭范畴,而近代对芳香药的研究虽屡见报道,但却缺乏系统的整理与概述.笔者从古人对芳香药的认识,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3个方面对芳香药的化湿、行气、开窍、止痛、消肿等功效略加以论述,总结如下:

    作者:李瑛;卢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葛根芩连汤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综合征,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数以夏秋季高,发病年龄大多数在1周岁半以下.发病原因常有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和其它因素.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选婴幼儿腹泻兼有肛门周围皮肤红者用葛根芩连汤治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典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1临床资料本组138例,男83例,女55例.年龄23~94岁,平均62.4岁.按Evans分类诊断标准[1,2],分为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Ⅰ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8例;Ⅱ型分别为31例、18例;Ⅲ型为30例、9例;Ⅳ型为1 2例、6例;内科疾病合并症为:保守治疗组97例中61例(占62.8%),死亡3例(占3%);手术治疗组41例中12例(占29.2%),死亡1例(占2.4%).

    作者:梁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