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马菊秀

关键词:血液透析,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 功能不良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上报平台下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监测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的监测及分析,旨在了解南宁市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有效防范非计划拔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南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平台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上报的管道滑脱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20例导管滑脱事件中导管类型以Ⅲ类导管发生频率高;清醒患者及I级护理病人发生导管滑脱频率更高;工作1-5年内护士当班时导管滑脱频率高;夜班发生导管滑脱的频率比白班高;置管时间1-7天时导管滑脱频率高.结论 导管滑脱具有明显的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特点,管理者应注重重点环节管理,把控环节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导管滑脱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邓一帆;张燕燕;陈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患55例,按照选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确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能够起到有效的效果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熊文毅;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住的产妇107例作为评价对象,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基本相同情况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缩短分娩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安全分娩方面,取得了积极满意效果.

    作者:吴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PFNA与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7年12月年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PFNA组48例,DHS内固定组22例;分别采用DHS和PFNA治疗.结果 与DHS相比,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结论 PFNA设计更为合理、操作更微创、固定牢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DHS.

    作者:赵杨;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研究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对应患儿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联合组(50例,蒙脱石散+金双歧片)、对照组(40例,蒙脱石散)两个组别,3-7d观察期,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腹泻、呕吐三种主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见效快,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作者:丁爱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性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眼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青光眼患者40例(58眼)作为研究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全部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等相关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及随访观察记录(随访时间为术后三个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的40例(58眼)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眼压均下降.所有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视力有效提高,有效改善升高的眼压,促进眼压下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作为临床治疗青光眼的有效医治方法.

    作者:毕潜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检验仪器的专人集中周保养,以此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传统保养方法的检验仪器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故障率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检验仪器的故障率为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次.检验仪器临床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检验仪器实施专门集中的周保养管理,对于检验仪器的临床应用有着突出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故障率,提升检验仪器使用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以及临床应用满意度.

    作者:邓超;郭凯;郝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老视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中对老视的诊断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某航空公司324名现役飞行员,共648眼,以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分别检测近视力,以配对卡方检验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以标准近视力表检出老视370眼,交叉格子法检查老视症飞行员407眼,标准近视力表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分层分析发现,标准近视力表在中国籍及40岁以下组和41~45岁组飞行员中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P=0.007和P=0.031),而在外籍和46岁以上组飞行员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相当(P=0.345和P=0.607).结论 在现役飞行员中单纯应用标准近视力表评估近视力是不全面的,会低估老视的患病率,但在外籍和46岁以上的现役飞行员中,标准近视力表可以完全替代交叉格子法.

    作者:祝樵樵;张海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量表(SAS)、焦虑自评量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珍妹;华美霞;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SU)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10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出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出血、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6.15%复发率5.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8.85%、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血管病行颅脑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直接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刘如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并对比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肿瘤科就诊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采取介入+外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组27例仅采取介入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生存12例生存率为44.44%,介入治疗组生存7例生存率为25.92%,在治疗1年后生存率比较上联合治疗优势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加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

    作者:汪文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因素的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分析各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术前根管状态,根管充填质量,牙冠修复状况均可影响根管治疗效果.术前根尖无阴影着治愈率(78.8%)明显好于有阴影着(57.1%);适充着治愈率(80.5%)明显好于超充着(44.9%)和欠充着(58.5%);牙冠修复完好着(76.3%)明显好于开放着(48.3%).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正确的临床诊断和X线片观察,判定术前根尖状态,以及器械与材料的使用,准确及根管治疗完成后冠的修复是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森林;王立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otomy,MI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MILC组(n=36)和LC组(n=36),MILC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LC组36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3月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MIL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MILC组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术后MILC组和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比较(P<0.05);随访3月后MI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LC组则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MILC和LC两种术式在治疗胆结石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MILC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优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须严格把控MILC手术指征.

    作者:杨正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应用于酒精戒断综合征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由于突发性创伤导致的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治疗干预.于干预后第1、2周应用酒精戒断综合自评量表(AW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AWSS及SAS评分均低于病人各项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2周AWS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改善突发性创伤导致的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出现的戒断综合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9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并终结合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结果 所有患者中87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总符合率为94.57%.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原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异常率和心血异常率降低程度更大、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切口大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对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7年收治的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麻醉方法处理后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其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了解不同麻醉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68例患者经麻醉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2%,存活的患者中,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死亡率、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优,但具体麻醉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

    作者:李飞;姜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