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珍妹;华美霞;丁芳
目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CME)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的研究探讨.方法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内注射0.5mg雷珠单抗.57个病例57只眼纳入研究,玻璃体内注射前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F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检查,黄斑中心凹血管带(FAZ)测量.结果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视力呈上升趋势,FT呈下降趋势,FAZ呈显著缩小趋势.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可以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但是要注意患者术前术后血糖的急剧波动.
作者:于玲菲;赵洋;邹有硕;李媛;孙锁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9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并终结合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结果 所有患者中87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总符合率为94.57%.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原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全自动ICM-DNA定量(倍体)检测是细胞学测量分析技术,采用细胞形态人工智能识别和 DNA定量测量结合,运用云处理技术,提高病变检出率,更早发现癌前病变.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细胞癌变趋势和性质及发展速度预后情况评估. (3)肿瘤恶性程度评价. (4) CIN及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参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根据DNA含量的改变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客观准确. 宫颈脱落细胞在细胞恶变过程中,遗传物质早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因此可通过对其定量分析检测检出早期癌前病变. 染色体不稳定性是癌症病因,而DNA定量分析检测可发现细胞DNA的非整倍体、异倍体细胞峰即染色体的异常及不稳定性、细胞异常增生现象. 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可观察到DNA异倍体细胞数量及含量变化等,可以观察癌前病变发展趋势,方便医师临床决策,改善诊断的经验不足和只从单一的细胞形态改变诊断缺陷,能发现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细微改变,是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趋势的有效工具. DNA倍体分析的质控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是理想的宫颈病变初筛手段.
作者:刘桂兰;赵铭宇;石晶;田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金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前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采取以往旧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策略,2016年初开始实施经改良与优化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对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前后护理质控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无项目评分均提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孝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不同植入类型的临床、检验及病理资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减少产后出血特别是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超声检查为凶险性前置胎盘8例患者的临床、检验及病理资料,寻找其与凶险性前置胎盘各种植入类型之间的关系.胎盘植入类型有2种分类方法:(1)手术医生术中根据植入部分的胎盘面积与整个胎盘面积之间的关系分类(a1.胎盘组织部分植入子宫;a2.全部胎盘组织均植入子宫);(2)术后病理医生根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分类(b1.胎盘粘连,胎盘绒毛附着于子宫的粘膜层;b2.胎盘植入,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b3.胎盘穿透,胎盘绒毛侵入深达子宫的浆膜层,或者穿透浆膜层,达到膀胱或直肠浆膜层甚至粘膜层).结果 a2较a1组患者年龄大,既往孕产次数多,术中出血多,子宫切除发生高,术前血β-HCG值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慢;b1,b2和b33组间比较,b3组患者年龄大,既往孕产次数多,术中出血多,子宫切除发生高,术前血β-HCG值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慢.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类型与患者孕产期年龄、既往孕产次数、术中出血、子宫切除、术前术后血β-HCG值密切相关.即患者孕产期年龄越大,既往孕产次数越多,术中出血越多,子宫切除发生越高,术前血β-HCG值越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越慢,其植入面积越大,深度越深,患者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越严重.
作者:吴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otomy,MI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MILC组(n=36)和LC组(n=36),MILC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LC组36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3月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MIL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MILC组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术后MILC组和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比较(P<0.05);随访3月后MI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LC组则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MILC和LC两种术式在治疗胆结石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MILC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优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须严格把控MILC手术指征.
作者:杨正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多层CT在肺内结节影像表现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肺内结节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评估CT诊断肺内结节的影像表现价值.结果 研究的59例肺内结节病例中,经CT诊断,恶性13例,疑似(高度怀疑恶性)14例,良性32例,后经病理证实恶性结节23例,恶性符合率85.2%.结论 MSCT诊断在肺内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作者:曹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讨慢性胃炎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分组讨论,对照组39例,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HA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效果较高,还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卢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并对比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肿瘤科就诊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采取介入+外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组27例仅采取介入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生存12例生存率为44.44%,介入治疗组生存7例生存率为25.92%,在治疗1年后生存率比较上联合治疗优势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加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
作者:汪文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检验仪器的专人集中周保养,以此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传统保养方法的检验仪器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故障率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检验仪器的故障率为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次.检验仪器临床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检验仪器实施专门集中的周保养管理,对于检验仪器的临床应用有着突出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故障率,提升检验仪器使用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以及临床应用满意度.
作者:邓超;郭凯;郝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的监测及分析,旨在了解南宁市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有效防范非计划拔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南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平台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上报的管道滑脱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20例导管滑脱事件中导管类型以Ⅲ类导管发生频率高;清醒患者及I级护理病人发生导管滑脱频率更高;工作1-5年内护士当班时导管滑脱频率高;夜班发生导管滑脱的频率比白班高;置管时间1-7天时导管滑脱频率高.结论 导管滑脱具有明显的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特点,管理者应注重重点环节管理,把控环节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导管滑脱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邓一帆;张燕燕;陈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7年收治的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麻醉方法处理后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其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了解不同麻醉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68例患者经麻醉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2%,存活的患者中,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死亡率、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优,但具体麻醉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
作者:李飞;姜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静脉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60例行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插镜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后插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诉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愿意再次接受治疗率也高于对照组,痛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麻醉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主诉情况,躯体反应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静;王长明;李胜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就诊的9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电图诊断,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ST段下移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改善ST段下移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王忠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相关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联合麻醉,主要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及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和麻醉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同时间点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气时、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指导在麻醉管理当中可以有效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患55例,按照选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确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能够起到有效的效果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熊文毅;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