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作者:曹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由于突发性创伤导致的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治疗干预.于干预后第1、2周应用酒精戒断综合自评量表(AW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AWSS及SAS评分均低于病人各项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2周AWS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地西泮负荷疗法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改善突发性创伤导致的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出现的戒断综合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将采取常规颅内压减压术,实验组(n=44)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两组均行持续监测颅内压监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脑神经功能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历经2-15 h的手术时间后,实验组手术前颅内压从(36.2±6.1)mmHg降为(16.6±4.3)mmHg,对照组手术颅内压从(34.6±5.8)mmHg降为(31.3±3.5)mmHg,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半年后脑功能、神经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恢复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半年后总恢复情况为91.00(40/44),对照组为50.00(22/44).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是一种积极有效降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贾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住的产妇107例作为评价对象,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基本相同情况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缩短分娩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安全分娩方面,取得了积极满意效果.
作者:吴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9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并终结合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结果 所有患者中87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总符合率为94.57%.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原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前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采取以往旧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策略,2016年初开始实施经改良与优化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对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前后护理质控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无项目评分均提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孝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针对性护理,n=32)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2).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31/32)、78.13%(25/3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实行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邢瑞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相关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联合麻醉,主要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及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和麻醉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同时间点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气时、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指导在麻醉管理当中可以有效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并对比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肿瘤科就诊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采取介入+外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组27例仅采取介入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生存12例生存率为44.44%,介入治疗组生存7例生存率为25.92%,在治疗1年后生存率比较上联合治疗优势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加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
作者:汪文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00名,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为其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以及降低谵妄的持续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雪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选出9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超声扫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和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多层螺旋CT分别为95.56%、96.30%、88.89%、98.73%、72.73%,彩超分别为93.33%、98.77%、44.44%、94.12%、80.0%,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彩超检查价值均较高,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等合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遗漏,改善预后.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不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舒适吸气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低吸气压力治疗模式;治疗干预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住院时间、病情急性发病次数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33%/298例),对照组则为(99.00%/297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之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不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十分重要,采用舒适吸气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PFNA与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7年12月年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PFNA组48例,DHS内固定组22例;分别采用DHS和PFNA治疗.结果 与DHS相比,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结论 PFNA设计更为合理、操作更微创、固定牢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DHS.
作者:赵杨;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就诊的9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电图诊断,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ST段下移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改善ST段下移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王忠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较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异常率和心血异常率降低程度更大、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切口大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收治的Bell麻痹患者抽取90例,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同时实施肌内效贴联合局部理疗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配合理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定积分(Sunnybrook Toronto facial nerve as-sessment system score,SFGS)、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两组SFGS评分、FDIP评分均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可促进面神经恢复,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生产的3512例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共469例,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共3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52例,为观察组产妇提供早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止血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均短于常规组,(t=11.877、14.034,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58,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优于常规组,(t=44.909,P<0.05).结论 临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提供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止血及住院用时.
作者:曹美丽;周冬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量表(SAS)、焦虑自评量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珍妹;华美霞;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分析各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术前根管状态,根管充填质量,牙冠修复状况均可影响根管治疗效果.术前根尖无阴影着治愈率(78.8%)明显好于有阴影着(57.1%);适充着治愈率(80.5%)明显好于超充着(44.9%)和欠充着(58.5%);牙冠修复完好着(76.3%)明显好于开放着(48.3%).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正确的临床诊断和X线片观察,判定术前根尖状态,以及器械与材料的使用,准确及根管治疗完成后冠的修复是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森林;王立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性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眼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青光眼患者40例(58眼)作为研究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全部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等相关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及随访观察记录(随访时间为术后三个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的40例(58眼)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眼压均下降.所有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视力有效提高,有效改善升高的眼压,促进眼压下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作为临床治疗青光眼的有效医治方法.
作者:毕潜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