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中的应用及预后脑神经功能的影响

贾靖

关键词:颅外伤, 脑肿胀, 大骨瓣减压术, 脑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将采取常规颅内压减压术,实验组(n=44)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两组均行持续监测颅内压监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脑神经功能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历经2-15 h的手术时间后,实验组手术前颅内压从(36.2±6.1)mmHg降为(16.6±4.3)mmHg,对照组手术颅内压从(34.6±5.8)mmHg降为(31.3±3.5)mmHg,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半年后脑功能、神经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恢复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半年后总恢复情况为91.00(40/44),对照组为50.00(22/44).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是一种积极有效降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呼吸道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进行呼吸道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道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欣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抽出108例,将其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极电凝为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择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作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14.80%<35.15%);观察组肝切除术各参数指标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计算出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结论 采取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应用于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肝切除耗费时长及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患者自述术后疼痛感较低.

    作者:吴振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研究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对应患儿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联合组(50例,蒙脱石散+金双歧片)、对照组(40例,蒙脱石散)两个组别,3-7d观察期,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腹泻、呕吐三种主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见效快,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作者:丁爱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静脉麻醉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静脉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60例行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插镜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后插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诉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愿意再次接受治疗率也高于对照组,痛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麻醉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主诉情况,躯体反应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静;王长明;李胜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血象改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卜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住的产妇107例作为评价对象,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基本相同情况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缩短分娩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安全分娩方面,取得了积极满意效果.

    作者:吴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2016年4月—2018年3月进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学龄前儿童115名,分析所有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了解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结果 在115名学龄前儿童中,有110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3.64%,其余5例儿童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60.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由多因素分析可知,学龄前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与民族、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时间等有关.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有助于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因此需严格监督考核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是否及时接种及新生儿疫苗接种率.

    作者:王庆;刘丽丽;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方法 对200例T2DM患者随机分组,A组服用二甲双胍,B组则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两组均在常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并统计降糖效果和综合控制达标率.结果 A、B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综合达标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A、B两组均有3例消化道反应,无肝肾功能损伤和低血糖反应.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T2DM糖尿病,降血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提高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异常率和心血异常率降低程度更大、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切口大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00名,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为其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以及降低谵妄的持续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雪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诊治的66例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对照组给予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修复结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咀嚼功能(39.43±9.76)分、吞咽功能(38.57±10.57)分、语言功能(40.69±9.21)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牙咬颌良好93.94%、牙齿排列整齐96.97%、前牙覆盖与覆颌良好93.9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的24.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牙齿功能,且美观度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霞;苏立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作者:曹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金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并对比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肿瘤科就诊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采取介入+外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组27例仅采取介入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生存12例生存率为44.44%,介入治疗组生存7例生存率为25.92%,在治疗1年后生存率比较上联合治疗优势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加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

    作者:汪文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中药温脾润肠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排便间隔时间以及每次排便时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重要温脾润肠汤治疗慢性传输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王常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对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7年收治的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麻醉方法处理后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其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了解不同麻醉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68例患者经麻醉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2%,存活的患者中,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死亡率、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优,但具体麻醉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

    作者:李飞;姜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