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蝉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中对老视的诊断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某航空公司324名现役飞行员,共648眼,以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分别检测近视力,以配对卡方检验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以标准近视力表检出老视370眼,交叉格子法检查老视症飞行员407眼,标准近视力表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分层分析发现,标准近视力表在中国籍及40岁以下组和41~45岁组飞行员中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P=0.007和P=0.031),而在外籍和46岁以上组飞行员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相当(P=0.345和P=0.607).结论 在现役飞行员中单纯应用标准近视力表评估近视力是不全面的,会低估老视的患病率,但在外籍和46岁以上的现役飞行员中,标准近视力表可以完全替代交叉格子法.
作者:祝樵樵;张海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分析各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术前根管状态,根管充填质量,牙冠修复状况均可影响根管治疗效果.术前根尖无阴影着治愈率(78.8%)明显好于有阴影着(57.1%);适充着治愈率(80.5%)明显好于超充着(44.9%)和欠充着(58.5%);牙冠修复完好着(76.3%)明显好于开放着(48.3%).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正确的临床诊断和X线片观察,判定术前根尖状态,以及器械与材料的使用,准确及根管治疗完成后冠的修复是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森林;王立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周围型肺癌采取CT以及MRI进行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诊断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CT以及MRI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图像特点和检出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针对肿瘤直径大于5 cm患者,采取MRI检查和CT检查有关其内部特点和周围特征显示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针对肿瘤直径处于3 cm-5 cm以及低于3 cm患者,采取CT检查显示内部结构和周围特征情况明显由于MRI检查,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MRI检查侵犯情况、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凹陷征、血管断面以及积液情况显著由于CT检查,CT检查钙化情况明显优于MRI检查,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CT以及MRI检查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以及误诊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周围型肺癌疾病采取CT诊断是主要的方式,MRI检查能够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属于CT检查的辅助手段.
作者:韦霞俊;李一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仰卧位及俯卧位间断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ARDS,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体位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PH、PaO2、PaCO2、PaO2/Fi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肺复张后与仰卧位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比较PH、PaO2、PaO2/FiO2值增高,PaCO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肺复张后PaO2、PaO2/FiO2大于仰卧位组肺复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及提高生存质量,是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周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rt-PA与尿激酶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付庆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方法 对200例T2DM患者随机分组,A组服用二甲双胍,B组则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两组均在常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并统计降糖效果和综合控制达标率.结果 A、B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综合达标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A、B两组均有3例消化道反应,无肝肾功能损伤和低血糖反应.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T2DM糖尿病,降血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提高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2016年4月—2018年3月进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学龄前儿童115名,分析所有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了解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结果 在115名学龄前儿童中,有110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3.64%,其余5例儿童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60.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由多因素分析可知,学龄前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与民族、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时间等有关.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有助于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因此需严格监督考核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是否及时接种及新生儿疫苗接种率.
作者:王庆;刘丽丽;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患55例,按照选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确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能够起到有效的效果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熊文毅;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透析2 h、透析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建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生产的3512例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共469例,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共3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52例,为观察组产妇提供早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止血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均短于常规组,(t=11.877、14.034,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58,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优于常规组,(t=44.909,P<0.05).结论 临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提供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止血及住院用时.
作者:曹美丽;周冬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将采取常规颅内压减压术,实验组(n=44)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两组均行持续监测颅内压监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脑神经功能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历经2-15 h的手术时间后,实验组手术前颅内压从(36.2±6.1)mmHg降为(16.6±4.3)mmHg,对照组手术颅内压从(34.6±5.8)mmHg降为(31.3±3.5)mmHg,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半年后脑功能、神经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恢复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半年后总恢复情况为91.00(40/44),对照组为50.00(22/44).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脑肿胀是一种积极有效降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贾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作者:于轶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作者:曹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讨慢性胃炎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分组讨论,对照组39例,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HA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效果较高,还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卢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00名,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为其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以及降低谵妄的持续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雪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200例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并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强迫症状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强迫症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