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于轶楠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初发性
摘要:目的 探究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目的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性溃疡组)及6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探讨血清PG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在PGⅠ、PGⅡ及PGⅠ/PGⅡ上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t=54.355、27.604、31.114,P<0.05).结论 血清PG检测能有效反映出该患者是否存在消化性溃疡症状,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弭延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并对比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肿瘤科就诊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采取介入+外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组27例仅采取介入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生存12例生存率为44.44%,介入治疗组生存7例生存率为25.92%,在治疗1年后生存率比较上联合治疗优势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加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升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

    作者:汪文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量表(SAS)、焦虑自评量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珍妹;华美霞;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作者:于轶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otomy,MI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MILC组(n=36)和LC组(n=36),MILC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LC组36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3月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MIL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MILC组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术后MILC组和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比较(P<0.05);随访3月后MI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LC组则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MILC和LC两种术式在治疗胆结石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MILC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优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须严格把控MILC手术指征.

    作者:杨正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GnRHa用于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前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将GnRHa应用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分析及评定其治疗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纳入治疗及研究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归于此文数据分析及探究资料,20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后得以诊断存在子宫肌瘤,术前给药酸亮丙瑞林微球2次,治疗1个月-2个月后实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或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关注及研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测定值(119.5±13.0)g/L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91.0±11.3)g/L,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测定值(89.0±11.5)cm3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137.6±15.0)cm3,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镜相关手术,没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采取GnRHa治疗体现较优疗效,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韦昕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异常率和心血异常率降低程度更大、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切口大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2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结果 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529/9.843(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6%,78.04%,х2=21.035,(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妇科门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三种常见医用消毒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化学稳定性考察研究

    目的 考察75%乙醇、安尔碘、含氯石灰硼酸溶液三种消毒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化学稳定性,为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消毒剂效期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三种消毒剂分为正常使用组合空气暴露组两大组,通过动态测定关键性指标成分的含量考察其效期.结果 正常使用组和空气暴露组中,三种消毒剂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均为75%乙醇>安尔碘>优锁尔.空气暴露后三种消毒剂的稳定性均由原先的1个月左右骤减,其中,安尔碘和优锁尔的稳定期均降至1周左右.结论 临床使用三种消毒剂时均应注意密闭、阴凉保存,安尔碘和优锁尔尤其应注意.

    作者:过月玲;袁文博;谢冰雪;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00名,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为其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以及降低谵妄的持续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雪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rt-PA与尿激酶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付庆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患55例,按照选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确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能够起到有效的效果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熊文毅;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心理干预治疗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治疗对创伤后病人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策.方法 将120例由于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精神心理治疗干预.于干预后第1、2周应用酒精戒断综合自评量表(AW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AWSS及SAS评分均低于病人各项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2周AWS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对改善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出现的戒断综合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研究

    目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CME)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的研究探讨.方法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内注射0.5mg雷珠单抗.57个病例57只眼纳入研究,玻璃体内注射前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F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检查,黄斑中心凹血管带(FAZ)测量.结果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视力呈上升趋势,FT呈下降趋势,FAZ呈显著缩小趋势.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可以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但是要注意患者术前术后血糖的急剧波动.

    作者:于玲菲;赵洋;邹有硕;李媛;孙锁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9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并终结合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结果 所有患者中87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总符合率为94.57%.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原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研究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对应患儿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联合组(50例,蒙脱石散+金双歧片)、对照组(40例,蒙脱石散)两个组别,3-7d观察期,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腹泻、呕吐三种主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见效快,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作者:丁爱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不同体位下联合肺复张治疗对ARDS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仰卧位及俯卧位间断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ARDS,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体位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PH、PaO2、PaCO2、PaO2/Fi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肺复张后与仰卧位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比较PH、PaO2、PaO2/FiO2值增高,PaCO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肺复张后PaO2、PaO2/FiO2大于仰卧位组肺复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及提高生存质量,是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周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网络上报平台下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监测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的监测及分析,旨在了解南宁市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有效防范非计划拔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南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平台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上报的管道滑脱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20例导管滑脱事件中导管类型以Ⅲ类导管发生频率高;清醒患者及I级护理病人发生导管滑脱频率更高;工作1-5年内护士当班时导管滑脱频率高;夜班发生导管滑脱的频率比白班高;置管时间1-7天时导管滑脱频率高.结论 导管滑脱具有明显的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特点,管理者应注重重点环节管理,把控环节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导管滑脱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邓一帆;张燕燕;陈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金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