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评价

付庆贤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探究rt-PA与尿激酶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相关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联合麻醉,主要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及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和麻醉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同时间点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气时、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指导在麻醉管理当中可以有效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9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并终结合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结果 所有患者中87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总符合率为94.57%.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原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作者:于轶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三种常见医用消毒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化学稳定性考察研究

    目的 考察75%乙醇、安尔碘、含氯石灰硼酸溶液三种消毒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化学稳定性,为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消毒剂效期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三种消毒剂分为正常使用组合空气暴露组两大组,通过动态测定关键性指标成分的含量考察其效期.结果 正常使用组和空气暴露组中,三种消毒剂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均为75%乙醇>安尔碘>优锁尔.空气暴露后三种消毒剂的稳定性均由原先的1个月左右骤减,其中,安尔碘和优锁尔的稳定期均降至1周左右.结论 临床使用三种消毒剂时均应注意密闭、阴凉保存,安尔碘和优锁尔尤其应注意.

    作者:过月玲;袁文博;谢冰雪;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血象改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卜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诊内科7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7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措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92%,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4.87%(P<0.05);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有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

    作者:刘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老视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中对老视的诊断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某航空公司324名现役飞行员,共648眼,以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分别检测近视力,以配对卡方检验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以标准近视力表检出老视370眼,交叉格子法检查老视症飞行员407眼,标准近视力表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分层分析发现,标准近视力表在中国籍及40岁以下组和41~45岁组飞行员中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P=0.007和P=0.031),而在外籍和46岁以上组飞行员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相当(P=0.345和P=0.607).结论 在现役飞行员中单纯应用标准近视力表评估近视力是不全面的,会低估老视的患病率,但在外籍和46岁以上的现役飞行员中,标准近视力表可以完全替代交叉格子法.

    作者:祝樵樵;张海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研究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对应患儿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联合组(50例,蒙脱石散+金双歧片)、对照组(40例,蒙脱石散)两个组别,3-7d观察期,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腹泻、呕吐三种主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见效快,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作者:丁爱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PFNA与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7年12月年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PFNA组48例,DHS内固定组22例;分别采用DHS和PFNA治疗.结果 与DHS相比,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结论 PFNA设计更为合理、操作更微创、固定牢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DHS.

    作者:赵杨;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收治的Bell麻痹患者抽取90例,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同时实施肌内效贴联合局部理疗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配合理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定积分(Sunnybrook Toronto facial nerve as-sessment system score,SFGS)、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两组SFGS评分、FDIP评分均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可促进面神经恢复,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异常率和心血异常率降低程度更大、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切口大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就诊的9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电图诊断,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ST段下移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改善ST段下移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王忠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

    目的 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生产的3512例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共469例,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共3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52例,为观察组产妇提供早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止血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止血、住院用时均短于常规组,(t=11.877、14.034,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58,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优于常规组,(t=44.909,P<0.05).结论 临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提供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止血及住院用时.

    作者:曹美丽;周冬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住的产妇107例作为评价对象,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基本相同情况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缩短分娩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安全分娩方面,取得了积极满意效果.

    作者:吴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检验仪器的专人集中周保养,以此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传统保养方法的检验仪器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故障率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检验仪器的故障率为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次.检验仪器临床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检验仪器实施专门集中的周保养管理,对于检验仪器的临床应用有着突出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故障率,提升检验仪器使用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以及临床应用满意度.

    作者:邓超;郭凯;郝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收治的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手术,分析两组手术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手术指标、减少肛门排气时间,又可改善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对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陶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圆锥型套筒冠在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圆锥形套筒冠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对15例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结果 随诊半年——三年.基牙无松动;咀嚼功能好;稳定性佳;患者感到舒适美观;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X线片示所有基牙三年内牙周膜无异常,牙槽骨无进一步吸收.结论 套筒冠固位修复牙列缺损优点突出,效果良好,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作者:张兰;吴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GnRHa用于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前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将GnRHa应用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分析及评定其治疗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纳入治疗及研究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归于此文数据分析及探究资料,20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后得以诊断存在子宫肌瘤,术前给药酸亮丙瑞林微球2次,治疗1个月-2个月后实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或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关注及研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测定值(119.5±13.0)g/L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91.0±11.3)g/L,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测定值(89.0±11.5)cm3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137.6±15.0)cm3,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镜相关手术,没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采取GnRHa治疗体现较优疗效,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韦昕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因素的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根管再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分析各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术前根管状态,根管充填质量,牙冠修复状况均可影响根管治疗效果.术前根尖无阴影着治愈率(78.8%)明显好于有阴影着(57.1%);适充着治愈率(80.5%)明显好于超充着(44.9%)和欠充着(58.5%);牙冠修复完好着(76.3%)明显好于开放着(48.3%).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正确的临床诊断和X线片观察,判定术前根尖状态,以及器械与材料的使用,准确及根管治疗完成后冠的修复是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森林;王立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