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菲
目的 观察仰卧位及俯卧位间断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ARDS,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体位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PH、PaO2、PaCO2、PaO2/Fi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肺复张后与仰卧位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比较PH、PaO2、PaO2/FiO2值增高,PaCO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肺复张后PaO2、PaO2/FiO2大于仰卧位组肺复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及提高生存质量,是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周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讨慢性胃炎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分组讨论,对照组39例,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HA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效果较高,还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卢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收治的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手术,分析两组手术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手术指标、减少肛门排气时间,又可改善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对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陶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otomy,MI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MILC组(n=36)和LC组(n=36),MILC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LC组36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3月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MIL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MILC组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C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术后MILC组和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比较(P<0.05);随访3月后MILC组患者GIQLI评分明显升高,LC组则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MILC和LC两种术式在治疗胆结石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MILC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优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须严格把控MILC手术指征.
作者:杨正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7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措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92%,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4.87%(P<0.05);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有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
作者:刘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冠心病时选择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患者心绞痛病症改善情况.方法 将2016.1~2017.4期间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6.1-2016.8期间入院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用药阿司匹林),以2016.9-2017.4期间入院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治疗前后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率95.0%高于对照组84.2%,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PAG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联合用于冠心病临床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心绞痛,疗效理想.
作者:李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方法 对200例T2DM患者随机分组,A组服用二甲双胍,B组则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两组均在常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并统计降糖效果和综合控制达标率.结果 A、B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综合达标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A、B两组均有3例消化道反应,无肝肾功能损伤和低血糖反应.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T2DM糖尿病,降血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提高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2016年4月—2018年3月进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学龄前儿童115名,分析所有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了解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结果 在115名学龄前儿童中,有110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3.64%,其余5例儿童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60.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由多因素分析可知,学龄前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与民族、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时间等有关.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有助于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因此需严格监督考核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是否及时接种及新生儿疫苗接种率.
作者:王庆;刘丽丽;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静脉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60例行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插镜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后插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诉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愿意再次接受治疗率也高于对照组,痛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麻醉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主诉情况,躯体反应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静;王长明;李胜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对应患儿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同将病例分为联合组(50例,蒙脱石散+金双歧片)、对照组(40例,蒙脱石散)两个组别,3-7d观察期,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腹泻、呕吐三种主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蒙脱石散、金双歧片治疗见效快,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作者:丁爱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全自动ICM-DNA定量(倍体)检测是细胞学测量分析技术,采用细胞形态人工智能识别和 DNA定量测量结合,运用云处理技术,提高病变检出率,更早发现癌前病变.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细胞癌变趋势和性质及发展速度预后情况评估. (3)肿瘤恶性程度评价. (4) CIN及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参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根据DNA含量的改变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客观准确. 宫颈脱落细胞在细胞恶变过程中,遗传物质早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因此可通过对其定量分析检测检出早期癌前病变. 染色体不稳定性是癌症病因,而DNA定量分析检测可发现细胞DNA的非整倍体、异倍体细胞峰即染色体的异常及不稳定性、细胞异常增生现象. 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可观察到DNA异倍体细胞数量及含量变化等,可以观察癌前病变发展趋势,方便医师临床决策,改善诊断的经验不足和只从单一的细胞形态改变诊断缺陷,能发现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细微改变,是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趋势的有效工具. DNA倍体分析的质控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是理想的宫颈病变初筛手段.
作者:刘桂兰;赵铭宇;石晶;田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前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采取以往旧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策略,2016年初开始实施经改良与优化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对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前后护理质控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无项目评分均提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孝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治疗对创伤后病人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策.方法 将120例由于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精神心理治疗干预.于干预后第1、2周应用酒精戒断综合自评量表(AW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AWSS及SAS评分均低于病人各项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2周AWS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对改善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出现的戒断综合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选出9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超声扫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和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多层螺旋CT分别为95.56%、96.30%、88.89%、98.73%、72.73%,彩超分别为93.33%、98.77%、44.44%、94.12%、80.0%,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彩超检查价值均较高,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等合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遗漏,改善预后.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患55例,按照选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确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能够起到有效的效果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熊文毅;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在现役飞行员中对老视的诊断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某航空公司324名现役飞行员,共648眼,以标准近视力表和交叉格子法分别检测近视力,以配对卡方检验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以标准近视力表检出老视370眼,交叉格子法检查老视症飞行员407眼,标准近视力表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分层分析发现,标准近视力表在中国籍及40岁以下组和41~45岁组飞行员中对老视的检出率仍明显低于交叉格子法(P<0.001、P=0.007和P=0.031),而在外籍和46岁以上组飞行员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相当(P=0.345和P=0.607).结论 在现役飞行员中单纯应用标准近视力表评估近视力是不全面的,会低估老视的患病率,但在外籍和46岁以上的现役飞行员中,标准近视力表可以完全替代交叉格子法.
作者:祝樵樵;张海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SU)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10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出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出血、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6.15%复发率5.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8.85%、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血管病行颅脑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直接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刘如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多层CT在肺内结节影像表现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肺内结节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评估CT诊断肺内结节的影像表现价值.结果 研究的59例肺内结节病例中,经CT诊断,恶性13例,疑似(高度怀疑恶性)14例,良性32例,后经病理证实恶性结节23例,恶性符合率85.2%.结论 MSCT诊断在肺内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收治的Bell麻痹患者抽取90例,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同时实施肌内效贴联合局部理疗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配合理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定积分(Sunnybrook Toronto facial nerve as-sessment system score,SFGS)、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两组SFGS评分、FDIP评分均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可促进面神经恢复,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