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吴晓蔚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 子宫收缩乏力,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住的产妇107例作为评价对象,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收缩乏力原因基本相同情况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缩短分娩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安全分娩方面,取得了积极满意效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诊内科7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7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措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92%,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4.87%(P<0.05);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有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

    作者:刘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2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结果 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529/9.843(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6%,78.04%,х2=21.035,(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妇科门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相关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联合麻醉,主要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及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和麻醉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同时间点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气时、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指导在麻醉管理当中可以有效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与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不同植入类型的临床、检验及病理资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减少产后出血特别是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超声检查为凶险性前置胎盘8例患者的临床、检验及病理资料,寻找其与凶险性前置胎盘各种植入类型之间的关系.胎盘植入类型有2种分类方法:(1)手术医生术中根据植入部分的胎盘面积与整个胎盘面积之间的关系分类(a1.胎盘组织部分植入子宫;a2.全部胎盘组织均植入子宫);(2)术后病理医生根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分类(b1.胎盘粘连,胎盘绒毛附着于子宫的粘膜层;b2.胎盘植入,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b3.胎盘穿透,胎盘绒毛侵入深达子宫的浆膜层,或者穿透浆膜层,达到膀胱或直肠浆膜层甚至粘膜层).结果 a2较a1组患者年龄大,既往孕产次数多,术中出血多,子宫切除发生高,术前血β-HCG值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慢;b1,b2和b33组间比较,b3组患者年龄大,既往孕产次数多,术中出血多,子宫切除发生高,术前血β-HCG值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慢.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类型与患者孕产期年龄、既往孕产次数、术中出血、子宫切除、术前术后血β-HCG值密切相关.即患者孕产期年龄越大,既往孕产次数越多,术中出血越多,子宫切除发生越高,术前血β-HCG值越高,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越慢,其植入面积越大,深度越深,患者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越严重.

    作者:吴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抽出108例,将其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极电凝为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择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作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14.80%<35.15%);观察组肝切除术各参数指标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计算出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结论 采取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应用于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患者中,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肝切除耗费时长及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患者自述术后疼痛感较低.

    作者:吴振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针对性护理,n=32)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2).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31/32)、78.13%(25/3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实行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邢瑞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诊治的66例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对照组给予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修复结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咀嚼功能(39.43±9.76)分、吞咽功能(38.57±10.57)分、语言功能(40.69±9.21)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牙咬颌良好93.94%、牙齿排列整齐96.97%、前牙覆盖与覆颌良好93.9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的24.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牙齿功能,且美观度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霞;苏立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目的 探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收的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的终末期肾脏患者74例进行研究,其中导管功能良好53例,导管功能不良21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置管时间、位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分许,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功能良好组患者置管时间和既往中心静脉置入史患者数量与功能不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导管功能良好组患者与功能不良各实验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以置管时间过长为主,且血红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也属于不良影响因素,需做好防范措施,并给予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保证疗效.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术后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联合孕三烯酮及术后联合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孕三烯酮组、诺雷德组及术后未加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孕三烯酮组及诺雷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石岩;曹黎娜;梅松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网络上报平台下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监测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导管滑脱不良事件的监测及分析,旨在了解南宁市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有效防范非计划拔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南宁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平台对南宁市45家医疗机构2016-2017年上报的管道滑脱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20例导管滑脱事件中导管类型以Ⅲ类导管发生频率高;清醒患者及I级护理病人发生导管滑脱频率更高;工作1-5年内护士当班时导管滑脱频率高;夜班发生导管滑脱的频率比白班高;置管时间1-7天时导管滑脱频率高.结论 导管滑脱具有明显的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特点,管理者应注重重点环节管理,把控环节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导管滑脱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邓一帆;张燕燕;陈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GnRHa用于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前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将GnRHa应用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分析及评定其治疗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纳入治疗及研究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归于此文数据分析及探究资料,20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后得以诊断存在子宫肌瘤,术前给药酸亮丙瑞林微球2次,治疗1个月-2个月后实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或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关注及研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测定值(119.5±13.0)g/L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91.0±11.3)g/L,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治疗之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测定值(89.0±11.5)cm3对比于治疗之前对应测定值(137.6±15.0)cm3,展示统计学数据对比及分析意义,2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镜相关手术,没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在大子宫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采取GnRHa治疗体现较优疗效,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韦昕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400名,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谵妄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为其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以及降低谵妄的持续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雪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112例呼吸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呼吸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分析所接诊患者资料112例,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相对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之后,两组患者的消毒隔离质量、安全管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等评分显著升高,其中研究组的提升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护理投诉率以及缺陷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呼吸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

    作者:迟桂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近远期疗效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60例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率92.86%、93.75%及3年生存率71.43%、71.8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且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作者:胡宝利;常俊锴;杜信毅;李铁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对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7年收治的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麻醉方法处理后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其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了解不同麻醉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68例患者经麻醉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2%,存活的患者中,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死亡率、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优,但具体麻醉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

    作者:李飞;姜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选出9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超声扫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和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多层螺旋CT分别为95.56%、96.30%、88.89%、98.73%、72.73%,彩超分别为93.33%、98.77%、44.44%、94.12%、80.0%,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彩超检查价值均较高,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等合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遗漏,改善预后.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氟西汀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200例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并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强迫症状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强迫症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