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近远期疗效

胡宝利;常俊锴;杜信毅;李铁强

关键词: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住院时间, 并发症, 生存率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60例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率92.86%、93.75%及3年生存率71.43%、71.8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且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择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将入选患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并将之纳入电脑使用软件随机分为2组,50例单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50例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在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 II评分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感染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贾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不同体位下联合肺复张治疗对ARDS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仰卧位及俯卧位间断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ARDS,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体位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PH、PaO2、PaCO2、PaO2/Fi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肺复张后与仰卧位肺复张后HR、CV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前与肺复张后比较PH、PaO2、PaO2/FiO2值增高,PaCO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肺复张后PaO2、PaO2/FiO2大于仰卧位组肺复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ARDS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及提高生存质量,是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周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呼吸道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进行呼吸道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道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欣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目的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性溃疡组)及6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探讨血清PG检测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在PGⅠ、PGⅡ及PGⅠ/PGⅡ上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t=54.355、27.604、31.114,P<0.05).结论 血清PG检测能有效反映出该患者是否存在消化性溃疡症状,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弭延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血象改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卜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金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作者:曹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量表(SAS)、焦虑自评量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珍妹;华美霞;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对创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7年收治的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麻醉方法处理后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其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了解不同麻醉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68例患者经麻醉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2%,存活的患者中,经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死亡率、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安全性更好,效果更优,但具体麻醉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

    作者:李飞;姜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检验仪器专人集中进行周保养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检验仪器的专人集中周保养,以此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传统保养方法的检验仪器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故障率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检验仪器的故障率为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次.检验仪器临床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检验仪器实施专门集中的周保养管理,对于检验仪器的临床应用有着突出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故障率,提升检验仪器使用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以及临床应用满意度.

    作者:邓超;郭凯;郝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按照术后不同灌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1%,试验组是91.7%,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是33.3%、19.4%,试验组分别是11.1%、5.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桑海明;孙云;褚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术后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联合孕三烯酮及术后联合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孕三烯酮组、诺雷德组及术后未加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孕三烯酮组及诺雷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石岩;曹黎娜;梅松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Lysholm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庆阳;张玉可;孟繁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创伤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心理干预治疗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治疗对创伤后病人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策.方法 将120例由于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精神心理治疗干预.于干预后第1、2周应用酒精戒断综合自评量表(AW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AWSS及SAS评分均低于病人各项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2周AWS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对改善突发性创伤导致的四肢某部位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需禁止或减少饮酒的病人出现的戒断综合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性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眼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青光眼患者40例(58眼)作为研究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全部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等相关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及随访观察记录(随访时间为术后三个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的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的40例(58眼)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眼压均下降.所有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同时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视力有效提高,有效改善升高的眼压,促进眼压下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作为临床治疗青光眼的有效医治方法.

    作者:毕潜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rt-PA与尿激酶两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付庆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针对性护理,n=32)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2).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31/32)、78.13%(25/3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实行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邢瑞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芪苓抑瘤方结合DNA倍体分析治愈CⅠNII-Ⅲ2例报导

    全自动ICM-DNA定量(倍体)检测是细胞学测量分析技术,采用细胞形态人工智能识别和 DNA定量测量结合,运用云处理技术,提高病变检出率,更早发现癌前病变.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细胞癌变趋势和性质及发展速度预后情况评估. (3)肿瘤恶性程度评价. (4) CIN及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参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根据DNA含量的改变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客观准确. 宫颈脱落细胞在细胞恶变过程中,遗传物质早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因此可通过对其定量分析检测检出早期癌前病变. 染色体不稳定性是癌症病因,而DNA定量分析检测可发现细胞DNA的非整倍体、异倍体细胞峰即染色体的异常及不稳定性、细胞异常增生现象. 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可观察到DNA异倍体细胞数量及含量变化等,可以观察癌前病变发展趋势,方便医师临床决策,改善诊断的经验不足和只从单一的细胞形态改变诊断缺陷,能发现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细微改变,是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趋势的有效工具. DNA倍体分析的质控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是理想的宫颈病变初筛手段.

    作者:刘桂兰;赵铭宇;石晶;田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112例呼吸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呼吸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分析所接诊患者资料112例,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相对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之后,两组患者的消毒隔离质量、安全管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等评分显著升高,其中研究组的提升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护理投诉率以及缺陷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呼吸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

    作者:迟桂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层CT在肺内结节影像诊断与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多层CT在肺内结节影像表现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肺内结节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评估CT诊断肺内结节的影像表现价值.结果 研究的59例肺内结节病例中,经CT诊断,恶性13例,疑似(高度怀疑恶性)14例,良性32例,后经病理证实恶性结节23例,恶性符合率85.2%.结论 MSCT诊断在肺内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