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黄永培;林良才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冠脉造影, 敏感性, 特异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 SCTC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进行冠心痛临床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进行临床诊断,观察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中,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6.2%.与CAG结果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赛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并用奥扎格雷静滴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发现,研究组临床总有效治疗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关标;崔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 选择治疗的30例慢性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不愿意接受手术的10例患者,观察组为接受手术的20例患者.对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0.0%),组间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因此,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赵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82例2013年3月~2015年9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下肢静脉进行X线造影和CDFI超声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率为94.44%,与X线造影诊断无差异,P>0.05.CDF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98.44%.股静脉有反流情况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72.22%,明显高于无反流患者的27.78%,P<0.05.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635例在职员工健康体检身体状况及调查分析

    目的 对1635例在职员工健康体检身体状况及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2016年9月~10月期间收集的1 635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对体检者进行健康体检,分析研究的在职人员体检报告异常率以及主要疾病分布情况.结果 体检结果中,60.31%(986名)的在职员工出现检查结果异常,主要疾病分布为屈光不正、乳腺增生、血脂异常、脂肪肝、超重、转氨酶升高、痔疮、血尿酸升高、甲状腺异常、肥胖,其中常见的为屈光不正、乳腺增生、血脂异常、脂肪肝、甲状腺异常,其比例分别占24.85%、20.39%、10.45%、10.14%、9.03%,而女性体检者中,好发疾病为乳腺增生、慢性宫颈炎、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微生物感染、阴道炎、附件囊肿、宫颈TCT上皮细胞异常,其中常见的为乳腺增生,所占比为32.12%.结论 大部分在职员工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对此应加强在职员工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宣教,从而改善在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降低发病率.

    作者:潘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症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复查头部CT示血肿吸收程度等来判断疗效.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74.2±7.4)高于对照组(58.2±6.3);症状消失时间(0.8±0.6)月低于对照组(1.6±1.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5.3%)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CS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占峰;荔志云;田立桩;马义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化痰通络汤联合舌咽腧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假性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舌咽腧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假性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疗效.方法 选取76例脑梗死后假性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同时采取化痰通络汤联合舌咽腧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8.9%,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痰通络汤联合舌咽腧穴针刺对脑梗死后假性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赵嫦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倒手术室患者及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分析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与之对应的护理管理手段,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成效进行对比(对照组).结果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手段,研究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对改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成效、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顺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 调查2年来ICU住院的1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9例患者正常脱机,1例因反复脱机失败,行气管切开术后脱机成功.结论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俊;赵亮;马凤锦;王道协;李国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床旁支气管镜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支气管镜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RICU收治的57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均进行了床旁纤支镜诊疗技术.结果 57例患者,共行床旁气管镜检查192例次,平均行气管镜次数为3.37±3.73次.通过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8例次,经纤支镜介入行气道廓清术57例次,治疗显效43例,有效9例,无效5例.其中经支气管镜刷检行茵培养阳性率为84.21%,经吸痰管吸痰菌培养阳性率为89.47%,差异无显著性(P =0.406),两种方法培养出两种以上致病茵的有30例,培养出不同的菌株的有18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借助纤支镜行气道廓清术以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部通气及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查,实施床旁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等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庚俐莉;马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诊治的8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抗结核、保肝等病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拔管时间以及导管脱落、置管后疼痛、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5.73±8.72)%高于对照组(63.45±5.43)%,拔管时间(8.16±1.47)d、总并发症发生率23.81%低于对照组(10.36±2.68)d、50.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拔管时间,可预防置管相关性并发症.

    作者:籍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后,平均愈合用时为4.4个月,且患者治疗后患肢以及踝关节功能良好,并无发热、感染等症状出现.结论 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刘自强;李京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LAM耐药CHB 62例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ETV)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CHB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12周、24周、48周血清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HBeAg转阴率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四个时间点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8周后耐药基因变异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 (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48周后HBeAg阳性患者转阴率分别是54.8%和51.6%,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联合ADV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的CHB患者,具有良好的病毒应答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勇军;杨茹;康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显微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小儿髓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对小儿髓母细胞瘤的患者采用以显微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2年1月~ 2014年1月采取手术未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4例),将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率、5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4.17%);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3.33%),同时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的方法对小儿髓母细胞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的复发率较低,生存率较高.

    作者:冯书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将7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联合采用特布他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困难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分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特布他林可使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谭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脐带绕颈1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相关因素,脐带绕颈与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关系.方法 分析分娩后证实有脐带绕颈孕产妇179例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绕颈发生率随孕周增加升高,脐带长度大于70 cm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升高;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羊水污染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率升高,但并不增加剖宫产率.结论 脐带绕颈可导致监护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升高,超声检查可协助产前诊断,对于有可能脐带绕颈孕产妇加强胎心监护,据胎心及产程情况果断积极处理,争取做到既不增加手术产率,又能保障新生儿安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信健康教育对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微信以及微信群教育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以及血压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6名青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在进行传统教育的同时在为期一年的健康管理周期内进行微信群教育,比较两组在生活习惯以及血压的不同,从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降压药物服用以及目标血压控制方面的知晓程度、不良情绪控制以及健康生活习惯建立方面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缺少锻炼、过量饮酒等高血压健康风险行为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129.9±1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1.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法结合中药透敷治疗L3横突综合征69例

    目的 探讨手法结合中药透敷治疗L3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出69例L3横突综合征的病人,均采用邵氏无痛手法结合中药透敷进行治疗.结果 病人经过平均20天的治疗治愈率达82.61%,有效率达98.55%.结论 手法结合中药透敷治疗L3横突综合征,取得优良效果.

    作者:王学志;王继东;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丹参川穹嗪联合培哚普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川穹嗪联合培哚普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蛋白尿水平.结果 经过两周综合治疗,第7天、14天治疗组蛋白尿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穹嗪联合培哚普利能够更好的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水平.

    作者:岳胜;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LVEF与MAD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LVEF与MAD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比较.选择组织多普勒超声对心切面的心尖四腔进行存图.利用TMAD软件进行MAD的运动曲线测量.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LVEF及PFR分数.结果 观察组PFR、MAD低于对照组(P均<0.05);LVEF与MAD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证实LVEF与MA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黄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