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李娜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拴, 诊断
摘要: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82例2013年3月~2015年9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下肢静脉进行X线造影和CDFI超声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率为94.44%,与X线造影诊断无差异,P>0.05.CDF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98.44%.股静脉有反流情况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72.22%,明显高于无反流患者的27.78%,P<0.05.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8例患者,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传统护理流程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如厕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8.2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1.0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付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剖宫产麻醉1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是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性[1].由于性激素在SLE发病中的作用,SLE患者在妊娠期间会出现病情复发或加重,现报告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以“停经40+3周,发现血压升高20天”入院,孕前8月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狼疮性心肌炎),急性肾衰竭”在肾内科住院治疗,给以加强龙、CTX、羟氯喹治疗,停药1年余.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型利福平对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对比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对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对比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研究.方法 126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确诊后给予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利福平注射液0.45 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其他疾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2.06%(58/63)、68.25% (43/63),总吸收率分别为80.95%(51/63)、60.32%(38/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观察组4.76%,对照组1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倬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74例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在我市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274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着年份的增长,艾滋病患病人数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又以近2年增加明显;274例艾滋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07:1;20 ~40岁占比多(70.07%);婚姻状况中已婚占比62.04%;文化程度可见明显低学历分布;职业分布中农民及农民工占比多(45.26%);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感染(85.77%)及吸毒感染(13.14%).结论 艾滋病发病人群近两年有增加趋势,并以男性居多,绝大多数经性传播,文化程度较低,对于这部分人群应加强防治措施.

    作者:刘亮;魏艳娇;刘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在保守性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在保守性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行清官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干预,不行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恢复周期以及HGG水平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在保守性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快速改善病情、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科医师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应用价值的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73).研究组患者采用社区健康管理,对照组仅给予社区常规随访管理及临床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的MMRC得分,ADL得分,SGRQ及MVV、FEV1%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MMRC得分,ADL得分,SGRQ,MVV、FEV1%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有效合理的健康管理社区中的COPD患者,一方面可减轻社会及患者家庭的负担,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方面降低或延缓了COPD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在社会及临床均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正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床旁支气管镜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支气管镜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RICU收治的57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均进行了床旁纤支镜诊疗技术.结果 57例患者,共行床旁气管镜检查192例次,平均行气管镜次数为3.37±3.73次.通过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8例次,经纤支镜介入行气道廓清术57例次,治疗显效43例,有效9例,无效5例.其中经支气管镜刷检行茵培养阳性率为84.21%,经吸痰管吸痰菌培养阳性率为89.47%,差异无显著性(P =0.406),两种方法培养出两种以上致病茵的有30例,培养出不同的菌株的有18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借助纤支镜行气道廓清术以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部通气及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查,实施床旁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等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庚俐莉;马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试管婴儿双胎及自然受孕双胎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究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临床结局.方法 于2011年1月~ 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收治的50例试管婴儿双胎妊娠孕产妇和150例自然受孕双胎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时体格发育情况、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围生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孕产妇妊娠期间除妊高症、糖尿病以外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时体格发育情况、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围生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管婴儿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的母婴结局基本相当,并不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出生缺陷的风险,但在妊娠期孕产妇的血压、血糖可能会出现波动,需要予以重视.

    作者:赵彩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将7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联合采用特布他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困难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分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特布他林可使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谭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接受牙种植再生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让患者进行抽签,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伤口开裂、急性肿胀)、骨宽度以及植骨宽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7.50%),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后者,并且观察组的骨宽度以及植骨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

    作者:单显峰;陈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诊治的8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抗结核、保肝等病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拔管时间以及导管脱落、置管后疼痛、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5.73±8.72)%高于对照组(63.45±5.43)%,拔管时间(8.16±1.47)d、总并发症发生率23.81%低于对照组(10.36±2.68)d、50.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拔管时间,可预防置管相关性并发症.

    作者:籍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心血管内科接收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6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4.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7.27%,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恒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脐带绕颈1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相关因素,脐带绕颈与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关系.方法 分析分娩后证实有脐带绕颈孕产妇179例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绕颈发生率随孕周增加升高,脐带长度大于70 cm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升高;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羊水污染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率升高,但并不增加剖宫产率.结论 脐带绕颈可导致监护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升高,超声检查可协助产前诊断,对于有可能脐带绕颈孕产妇加强胎心监护,据胎心及产程情况果断积极处理,争取做到既不增加手术产率,又能保障新生儿安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49例民航飞行员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原因初探

    目的 对4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民航飞行人员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引起民航飞行人员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方法 选取脑MR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飞行人员49例作为狭窄组,同时,随机选取MRA诊断脑血管无异常飞行人员20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年龄对飞行人员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对飞行人员大脑中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而血脂、血糖及体重指数对该组人群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年龄及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是引起飞行人员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把飞行人员中患高血压者作为重点防治人群,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监测.

    作者:李谦;蒋纪文;徐占民;谢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口腔修复用钛及钛合金在老年咬合接触的应用比较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中采用钛和钛合金对老年患者咬合接触的影响.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对象选择为口腔修复治疗的牙缺失老年患者72例,以修复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钛合金种植体修复,36例)和对照组(纯钛种植体修复,36例);对照分析两组修复效果及咬合接触情况.结果 研究组咀嚼效率、EMG以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随访不同时间段内,研究组咬合力、EMG恢复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牙缺失患者口腔修复治疗采用钛合金种植体修复疗效优于纯钛种植体修复,能够形成完整的骨性整合,有效恢复咬合接触面及其功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敦艇;孙国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索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8例,将其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19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7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水平分别为(7.35±1.58) μg/L、(8.86±5.19) pg/mL、(1.06±0.42) μg/L,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3.24±2.06) μg/L、(15.13±5.74) pg/mL、(2.15±0.70) μg/L,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IL-8、TNF-0水平,能够有效抑制炎症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常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 选取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手术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关于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阶段,其舒适度情况对比(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而且还能显示出服务至上的人性化理念.

    作者:梁淑华;伍玉媚;周淑明;谢钻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治疗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用于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近两年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当中选取了118例,包括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58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急诊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法下的观察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可大幅度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潘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利用临床病例对牙周炎患者在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84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均匀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龈沟牙周探诊深度为(3.41±0.29) mm、菌斑指数为(0.84±0.12)mm、出血指数为(1.85±0.21)mm、平均附着丧失(4.33±0.37)mm以及探诊出血率为14.3%,而对照组患者的龈沟牙周探诊深度为(4.12±0.32) mm、菌斑指数为(1.11±0.13)mm、出血指数为(2.28±0.19)mm、平均附着丧失(4.98±0.41)mm以及探诊出血率为54.8%,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P<0.05).结论 在治疗牙周炎患者时,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率、咬合创伤,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调查及综合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 为了解手卫生执行情况,评估手卫生质量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对33个病区临床医师及护士开展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随机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提问、手部平板按压法采样,干预期间同时收集手消液使用量变化,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卫生知识合格率从干预前的50.00%提升至干预后的73.33%,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P<0.05);手培养合格率从干预前的65.31%提升至干预后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5,P<0.01);手消液使用量明显提升.结论 进行综合干预后手卫生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作者:高操;周欣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