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目的 对1635例在职员工健康体检身体状况及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2016年9月~10月期间收集的1 635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对体检者进行健康体检,分析研究的在职人员体检报告异常率以及主要疾病分布情况.结果 体检结果中,60.31%(986名)的在职员工出现检查结果异常,主要疾病分布为屈光不正、乳腺增生、血脂异常、脂肪肝、超重、转氨酶升高、痔疮、血尿酸升高、甲状腺异常、肥胖,其中常见的为屈光不正、乳腺增生、血脂异常、脂肪肝、甲状腺异常,其比例分别占24.85%、20.39%、10.45%、10.14%、9.03%,而女性体检者中,好发疾病为乳腺增生、慢性宫颈炎、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微生物感染、阴道炎、附件囊肿、宫颈TCT上皮细胞异常,其中常见的为乳腺增生,所占比为32.12%.结论 大部分在职员工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对此应加强在职员工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宣教,从而改善在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降低发病率.
作者:潘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LVEF与MAD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比较.选择组织多普勒超声对心切面的心尖四腔进行存图.利用TMAD软件进行MAD的运动曲线测量.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LVEF及PFR分数.结果 观察组PFR、MAD低于对照组(P均<0.05);LVEF与MAD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证实LVEF与MA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黄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诊治的8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抗结核、保肝等病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拔管时间以及导管脱落、置管后疼痛、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5.73±8.72)%高于对照组(63.45±5.43)%,拔管时间(8.16±1.47)d、总并发症发生率23.81%低于对照组(10.36±2.68)d、50.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导管引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拔管时间,可预防置管相关性并发症.
作者:籍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7月~2014年3月治疗的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41~72岁,平均62.3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使用磨钻行腰椎神经根管扩大减压,B组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切除小关节突扩大神经根管、切除椎间盘、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A组36例,B组32例.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VAS评分(术后24、48、72 h),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上,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VAS评分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患者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术后3、6、12月时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6月时A组优于B组(P<0.05),12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顺福;朱献忠;尹志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 调查2年来ICU住院的1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9例患者正常脱机,1例因反复脱机失败,行气管切开术后脱机成功.结论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俊;赵亮;马凤锦;王道协;李国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对小儿髓母细胞瘤的患者采用以显微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2年1月~ 2014年1月采取手术未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4例),将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率、5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4.17%);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3.33%),同时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的方法对小儿髓母细胞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的复发率较低,生存率较高.
作者:冯书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手卫生执行情况,评估手卫生质量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对33个病区临床医师及护士开展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随机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提问、手部平板按压法采样,干预期间同时收集手消液使用量变化,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卫生知识合格率从干预前的50.00%提升至干预后的73.33%,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P<0.05);手培养合格率从干预前的65.31%提升至干预后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5,P<0.01);手消液使用量明显提升.结论 进行综合干预后手卫生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作者:高操;周欣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相关因素,脐带绕颈与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关系.方法 分析分娩后证实有脐带绕颈孕产妇179例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绕颈发生率随孕周增加升高,脐带长度大于70 cm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升高;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羊水污染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率升高,但并不增加剖宫产率.结论 脐带绕颈可导致监护胎心异常改变,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升高,超声检查可协助产前诊断,对于有可能脐带绕颈孕产妇加强胎心监护,据胎心及产程情况果断积极处理,争取做到既不增加手术产率,又能保障新生儿安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症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复查头部CT示血肿吸收程度等来判断疗效.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74.2±7.4)高于对照组(58.2±6.3);症状消失时间(0.8±0.6)月低于对照组(1.6±1.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5.3%)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CS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占峰;荔志云;田立桩;马义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在保守性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行清官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干预,不行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恢复周期以及HGG水平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在保守性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快速改善病情、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讨论头颅超声与MRI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儿科录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组和MRI组各60例患者,将所有早产儿在出生后第7天和第10天行头颅超声和头颅MRI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意义以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早产儿头颅MRI对在诊断早产儿颅脑损伤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超声检查,同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准确性也强于超声检查.结论 早产儿头颅MRI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以及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朱功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DE检测RWMA在NSTE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3例NSTEMI患者同期行2DE及CAG,2DE早于CAG.其中CAG阳性患者170例,以2DE检测有无RWMA分为2DE阳性组110例和2DE阴性组60例,并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行CAG治疗所占比例.结果 2DE检测RWMA对NSTEM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64.7%、66.6%、99.1%、3.3%、64.7%;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IRCA平均狭窄程度、IRCA完全闭塞和次全闭塞、SYNTAX积分、需行CAG治疗的比例均有差异(P<0.05),但形成侧支循环比例无差异(P>0.05).结论 2DE对NSTEMI诊断的敏感性较低,但应用2DE检测有无RWMA可初步辨别N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祝黎东;霍海洋;李国栋;刘爽;徐峰;张海山;李玉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方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5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方剂消痈散结汤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P<0.05).研究组腹痛、发热、腹胀、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符安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赛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并用奥扎格雷静滴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发现,研究组临床总有效治疗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关标;崔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倒手术室患者及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分析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与之对应的护理管理手段,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成效进行对比(对照组).结果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手段,研究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对改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成效、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4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广伟;戴金应;索新文;韩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 选取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手术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关于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阶段,其舒适度情况对比(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而且还能显示出服务至上的人性化理念.
作者:梁淑华;伍玉媚;周淑明;谢钻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对于剖宫产后患者出现子宫切口憩室,对其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 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剖宫产后出现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接着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3例与干预组23例,一般组患者采阴式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实施阴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疗效及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一般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等均多于干预组,P< 0.05.一般组患者术后显效为69.57%,干预组为91.30%,干预组较高,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采用阴式手术治疗,患者疗效较好,且相较于宫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均较少.
作者:任威;郭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临床病例对牙周炎患者在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84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均匀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龈沟牙周探诊深度为(3.41±0.29) mm、菌斑指数为(0.84±0.12)mm、出血指数为(1.85±0.21)mm、平均附着丧失(4.33±0.37)mm以及探诊出血率为14.3%,而对照组患者的龈沟牙周探诊深度为(4.12±0.32) mm、菌斑指数为(1.11±0.13)mm、出血指数为(2.28±0.19)mm、平均附着丧失(4.98±0.41)mm以及探诊出血率为54.8%,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P<0.05).结论 在治疗牙周炎患者时,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率、咬合创伤,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后,平均愈合用时为4.4个月,且患者治疗后患肢以及踝关节功能良好,并无发热、感染等症状出现.结论 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刘自强;李京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