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慧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未针对患者所留置导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留置管道时间.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留置管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肠梗阻患者中展开系统性干预技术的价值及对机体心理负担的缓解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并对照70例因肠梗阻相关症状、于入院患者其中35例Ⅰ组展开一般干预,35例Ⅱ组联合展开系统性干预,给予两组疗效及其心理负担改善质量展开对比.结果 35例Ⅰ组总有效率77.14% (27/35),35例Ⅱ组是97.14%(34/35),(P<0.05);给予两组病例SAS计分(焦虑自评表)、SDS计分(抑郁自评表)展开客观比较,(P<0.05).结论 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展开专业护理时,通过施以系统性干预,可对机体心理负担充分缓解,推荐采用.
作者:杨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PD患者40例,纳入PD组.同时收集相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检测,对病例组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分析Hoehn-Yahr分级与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NAA/肌酸、NAA/胆碱、胆破/肌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PD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延长(P<0.05),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NAA/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比值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性(r=-0.341,P<0.05).P300的潜伏期与PD分级呈弱的正相关(r =0.252,P<0.05),波幅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r=-0.324,P<0.05).结论 频谱分析和P300与PD的Hoehn-Yahz分级有关,通过频谱分析和P300检测可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贺彩红;官瑞磊;祁萌萌;杨改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PFNA组30例,DHS组30例与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DHS组73.3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3.33% (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概率3.33%显著低于DHS组23.33%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33%(P<0.05).结论 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效保证了恢复质量.
作者:安鹏;田希平;刘撑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形式下加强医院作风建设对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医院上下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在2015年1月-2015年6月狠抓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尚医德、精医术、重管理,从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多维度进行作风建设,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再教育率及护理质量安全、医院后勤保障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作风建设后,医生再教育率92.45%明显高于实施前66.04%;护理技术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后勤工作人员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医德医风、医疗费用、医疗流程、医患沟通、后勤保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从崇尚医德、提高技术、加强服务和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加强医院作风建设,能促进医院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程功;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围术期心理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56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患者经单双号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概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P<1.05,发热与出血发生概率比较,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但聚桂醇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2016年手术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6例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25例双孔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NRS评分等围术期情况明显好于双孔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少于双孔组(P<0.04).结论 单孔操作与双孔操作电视胸腔镜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民;王建设;邝文明;刘清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况进行分析,掌握疫情三间分布,为制定控制策略确定突破点.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丹东市近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起,报告发病人数644例,死亡6例;事件种类中占据主要部分的是传染病类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分别占总起数的48.39%与41.94%;事件程度以一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占总起数的48.39%;事件及时报告率为67.74%;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占事件总数29.03%.结论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应急体系机制,强化信息报送,开展监测预警.
作者:代丽平;赵玉红;崔荣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主要对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依照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的不同实施分组,采取常规流程的患者为常规组,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则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抢救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抢救情况: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少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1.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6%)与常规组(72%)相比明显要高,P<1.05,有可比性.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还能使患者的满意的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梁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CEA(癌胚抗原)、CA125(糖类抗原125)、Cyfra21-1(角蛋白19可溶片段)联合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靶向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SCCAg水平,统计临床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32)及无效组(n=31),对比两组CEA、CA125、Cyfra21-1、SCCAg水平,并分析63例患者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治疗有效性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经靶向治疗,总有效率为50.79%(32/63),无效率为49.20% (31/63);治疗前,两组CEA、CA125、Cyfra21-1、SCCA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CEA、CA125、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71.88%与各指标单独检测53.13%、56.25%、81.25%、7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25、Cyfra21-1、SCCAg应用于晚期NSCLC靶向治疗效果评价具有较高价值,四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靶向治疗效果评价敏威唐.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D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TERC(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50例,分别行TCT、HPV-DNA、hTERC基因检测,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50例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93.33% (70/75)及准确度98.10%(1030/1050)明显高于TCT、HPV-DNA、hTER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98.46% (960/975)高于TCT、HPV-DNA单项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及准确度.
作者:张威;杜艳敏;张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以治疗,观察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没有太大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肺炎与腹腔出血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较大差异,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38.64%)与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4.44%)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做出判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薛洁;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70例混合痔嵌顿水肿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以西医为基础结合中医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可较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创面的恢复,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传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作者:马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神经碎片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中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50只,体重200 ~ 250 g,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对照组:传统端端吻合法缝合;单纯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组: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缝合;神经碎片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组:小间隙中加入NGF;神经碎片联合NGF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和NGF.术后4,6,8周,各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观察肢体自主活动、足底溃疡愈合情况和神经断端吻合处形态.术后8周,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开始自主活动,足底溃疡开始愈合时间早;实验组神经生长良好,小间隙外膜仍然保持完整,无神经瘤形成,无明显塌陷破裂,可见到均匀分布的再生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数目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差异.结论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要优于传统神经外膜吻合法.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加入神经碎片和NGF对周围神经的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神经碎片与NGF的联合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中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均来源于骨科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共6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3例患者.对照组中纳入患者应用张力带钢丝治疗,观察组中纳入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1.2±5.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张力带钢丝法而言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5例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四联疗法组,序贯疗法组(63例)前5d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后5d给予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四联疗法组(62例)给予兰索拉唑20 mg、果胶秘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疗程10 d.停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为91.94%,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疗法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序贯疗法组(P<0.01);四联疗法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H.py-1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序贯疗法,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二线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赵晶凤;边爱淑;吴英;王秀艳;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鼻咽癌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疾病中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该药液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迅速,且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流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