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马丽娜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重症肺炎,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5)基于对照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APO2、O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明显高于观察组5.7%(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以ICU收治的85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除临床常规护理外,还针对并发症,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ICU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葳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收治的15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26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7.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房颤病史、有糖尿病史、有高脂血症病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NIHSS评分≥14分均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抗栓治疗、NIHSS评分均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有关,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上,根据患者合并症综合考虑用药,谨慎使用溶栓、抗凝药物以减少出血转化的可能.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指标、手术疗效等.结果 ①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有效率高,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司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续护理的应用效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感、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和加强治疗的有效率,促进其放松心态,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糖降压效果良好.

    作者:刘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达比加群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达比加群酯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选取确诊并收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法及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相同治疗方案上再结合达比加群酯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钠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同时可使血清脑钠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

    作者:马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龟鹿二仙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汤剂龟鹿二仙汤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龟鹿二仙汤治疗,疗程都为1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出现1列病例脱落,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龟鹿二仙汤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且无长期服用的不良性反应.

    作者:王开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为(125.46±18.5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4.39±20.72) 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4.44%、17.78%,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保护患者生理功能.

    作者:许晓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服药护理指导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究服药护理指导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6年5月~11月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干预组:给予服药护理指导,对照组:常规服药护理,对两组服药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BPR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服药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确诊为阑尾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开放术,研究组惠儿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惠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疗效显著、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临床治疗小儿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席錾;孔令宇;赵志强;刘根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晚期肿瘤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治疗晚期肿瘤的患者93名,按照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康莱特组与对照组.康莱特组予康莱特注射液200 mL,日一次静滴.对照组子生理盐水200 mL日一次静滴.21天为一疗程,停药5天后,继续治疗一疗程,两个疗程进行时两组患者均不进行其他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临床疼痛缓解程度及疼痛评分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康莱特组有33名患者疼痛部分缓解,14名患者疼痛稳定,总有效率为(70.21%),对照组有9名患者疼痛部分缓解,36名患者疼痛稳定,1名患者疼痛进展,其总有效率为(19.57%).结论 康莱特组能真实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此药.

    作者:刘晓莉;刘怀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4.23±12.32)分、(59.68±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9.63)分、(42.36±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作者:候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避免颈肩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颈肩痛的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疼痛持续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总体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给予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以及预防手术后颈肩痛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71例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 分析2014年2月-2016年8月产后证实为帆状胎盘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娩前的诊断率及彩色超声产前诊断的价值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帆状胎盘的发生率为0.61%.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为0.03%.帆状胎盘的产前诊断率为61.97%,彩超诊断帆状胎盘的准确率为95.65%.彩超诊断前置血管的准确率为80%.帆状胎盘患者的分布缺乏特异性.结论 孕中期常规彩超检查胎盘脐带的附着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帆状胎盘,早期处理,降低由其引起的死亡率.

    作者:徐括琴;刘文枝;鲍永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作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新生儿进行手背、足背、前臂、小腿中任意一个部位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经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给予不同吸氧方式,并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通过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能早期快速判断患儿是否可能患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5)基于对照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APO2、O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明显高于观察组5.7%(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为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胸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临床治疗前相对比,两组患者在大通气量(MVV)和每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患者提升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具有良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地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应在临床治疗中对胸腔镜手术进行广泛运用.

    作者:杨晟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喉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儿科确诊为小儿喉炎患儿56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选用常规药物,实施抗感染、平喘与止咳治疗手段,而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选用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即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为97.86%、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为67.86%;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57±1.79)d、(7.68±1.24)d、(5.13±1.15)d,而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02±1.21)d、(4.37±1.16)d、(3.68±1.02)d;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中,对照组发病率为21.42%,实验组发病率为3.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缩减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忠萍;任宏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48 h血红蛋白值、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延迟愈合例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膝关节疼痛、感染、固定针脱落).结果 根据kolmert功能评价,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降低延迟愈合率,减少术后48 h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为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16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面小,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疾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5/3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9/3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汲崇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