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崇亮
目的 探讨不同间断光疗方法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50例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希望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进行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根据患儿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患儿行分次光疗,每次进行6h的蓝光双面照射,间隔6h后再行反复照射;对照组患儿25例行单次光疗,新生儿每天接受12 h的双面光疗.两组患儿均接受5天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之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为(168.3±23.8) u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为(211.6±25.4) umol/L,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实验组共5例患儿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共出现11例副作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对照组的单次光疗,实验组的分次光疗退黄效果更佳,有效提升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为(125.46±18.5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4.39±20.72) 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4.44%、17.78%,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保护患者生理功能.
作者:许晓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指标、手术疗效等.结果 ①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有效率高,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司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5)基于对照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APO2、O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明显高于观察组5.7%(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84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的治疗方法,治疗12天后,观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孕妇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记录孕妇疾病复发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佳,总有效率达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先给予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的联合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不易复发.
作者:宋汶珂;付浩;唐彩霞;黄彤辉;杨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3D打印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成像,并将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STL格式,然后利用高精度3D打印机进行膝关节软骨打印建模,根据模型的质量以及精确度分析该序列的应用价值.结果 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可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利用该序列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软骨3D打印,可完整精确的打印出软骨模型.结论 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3D打印可得到理想的三维软骨模型,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建宇;李志奎;高洪波;邱兆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4.23±12.32)分、(59.68±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9.63)分、(42.36±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作者:候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喉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儿科确诊为小儿喉炎患儿56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选用常规药物,实施抗感染、平喘与止咳治疗手段,而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选用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即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为97.86%、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为67.86%;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57±1.79)d、(7.68±1.24)d、(5.13±1.15)d,而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02±1.21)d、(4.37±1.16)d、(3.68±1.02)d;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中,对照组发病率为21.42%,实验组发病率为3.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溴己新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缩减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忠萍;任宏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治疗的胃穿孔患者78例作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当中,应用腹腔镜修补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16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面小,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疾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综合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7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为主,综合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127例患者经过治疗,手术以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随访1年,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例数为99例,仍然闭经的患者2例,26例患者月经仍偏少.对患者的宫腔形态进行了解,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患者76例,基本恢复正常患者50例,1例患者未恢复.结论 临床上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为患者选择宫腔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的再粘连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和活产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赵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宫腔镜在宫腔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376例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阴道超声诊断治疗,将其按照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进行分组,原发性不孕为A组,继发性不孕为B组.对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376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宫腔异常的发生率为67.02%.其中B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发生宫腔异常的比率为72.66%,A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发生宫腔异常的比率为53.21%,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24,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因素所致的不孕不育的治疗诊断中更直观、简便且准确度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常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避免颈肩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颈肩痛的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疼痛持续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总体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给予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以及预防手术后颈肩痛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病患184例发放调查问卷,统计病患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及健康知识普及情况,并且计算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普及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在护理改革前病患总体护理满意率远远低于护理改革后总体护理满意率;改革前的护理质量评分为远远低于改革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而护理差错评分方面,则是管理改革前远远高于管理改革后,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传统常规护理而言,落实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能够大程度提升护理的效果以及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美娟;陈智萍;罗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以ICU收治的85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除临床常规护理外,还针对并发症,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ICU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葳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5/3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9/3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汲崇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与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择内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知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与熊去氧胆酸胶囊B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单独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A组84.0%;治疗后B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既能有效改善患者胆汁淤积及肝脏炎症,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降低肝脏弹力硬度值并缓解患者皮肤瘙痒、劳累等症状.
作者:庞月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续护理的应用效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感、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和加强治疗的有效率,促进其放松心态,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糖降压效果良好.
作者:刘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审方软件,参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药品使用说明书、《新编药物学》、《处方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以及各类药物应用《指南》等相关标准来进行综合审方,并指导临床用药.结果 通过开展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进一步保障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服务质量.结论 在静配中心开展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适宜广泛应用.
作者:刘明;林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48 h血红蛋白值、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延迟愈合例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膝关节疼痛、感染、固定针脱落).结果 根据kolmert功能评价,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降低延迟愈合率,减少术后48 h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为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