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性探讨

高岩;袁翠云;唐海峰

关键词:病毒性肠炎,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计接诊胃肠肿瘤患者60例,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各为30例和30例,将其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33.33%)高于观察组患者(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排便、肠蠕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对照组(50.4±8.7)d、(6.29±1.49)d、(18.25±15.32)d高于观察组(42.4±4.6)d、(5.87±1.74)d、(14.90±7.50)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比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对于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使患者身体灰度更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应用

    目的 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买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84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LSH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内分泌状态变化并对比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E2、P、FSH、LH内分泌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E2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子宫肌瘤剥除术相较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影响较小,效果更佳.

    作者:汪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64例报告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生存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取84例中晚期胃癌于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设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2人).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入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两周内胃癌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毒副反应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案,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好,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中药可明显降低单独使用西药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减轻胃癌给患者带去的身体上疼痛和精神上的影响,提高了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1年存活率明显升高,中西医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王智峰;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局部麻醉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患者的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和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内,通过阻滞肛门神经来达到麻醉肛周的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恢复知觉的时间和切口愈合的时间较短,肛门括约肌松弛情况较好,手术后均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高.说明局部麻醉操作简便、麻醉时间短、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费用低廉,对缓解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局部麻醉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并发症,对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三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观察组29例,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中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结果 但两组的窦状卵泡个数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因微创、手术效率高、出血量少等优势,因此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郑芳;肖新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62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诊治的62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2倒艾滋病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71例,其中感染患者62例(10.1%);主要病因有HIV原发性感染10例(16.1%)、真菌性感染18例(29.0%)、细菌性感染24例(38.7%)、病毒性感染7例(11.3)和弓形虫感染3例(4.8%);临床表现以头痛者(75.8%)、发热(61.3%)、呕吐32例(51.6%)和脑膜刺激征15例(24.2%)为主;血常规有白细胞的上升(38.7%)或者下降(25.8%),脑脊液有压力的升高(54.8%)、细胞计数升高61.2%)、蛋白质升高(59.7%)、糖水平下降(50.0%)、氯化物下降(50.0%)等表现;治疗后好转30例(48.4%),死亡12例(19.4%).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鉴别难度大,治疗后转归效果差,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的124例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桩核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3.65%,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角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晚期肺鳞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为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2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中,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雨晴;贾建伟;姚毅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

    作者:赫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为95.24%,溃疡面积缩小率87.30%,痊愈率为96.83%,对照组分别为85.71%、46.03%、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24周和48周的Hp再感染率为6.67%、3.28%和13.33%、11.48%,对照组分别为18.52%、16.33%和48.15%、46.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口干、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0%,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Hp再感染和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介入下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比较两组在术式成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手术后患者白细胞数、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P <0.05);(3)观察组并发症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明显且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寇育红;郭孝伟;高宇;周洪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的52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7例,近期有效率为50.0%,疾病控制率为73.1%;无进展生存期为(7.9±1.6)个月,不良反应率26.9%.观察组: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近期有效率为53.8%,疾病控制率为76.9%;无进展生存期为(8.7±1.4)个月,不良反应率57.7%.观察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吉非替尼比较,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临床疗效一致,但埃克替尼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洪波;王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循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护理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健康医疗环境的基本,但是就当前的护理形式来看,护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一旦出现护理安全问题,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将会下降.而循环内科的护理安全其实是贯穿在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的,指患者在此期间不会发生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对循环内科护理安全的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和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措施对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与很大的帮助,从而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诊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两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2月后,研究组BPRS量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OSIE量表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宋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张力带内固定用于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张力带内固定用于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改良式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方法),并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跟踪随访10个月到18个月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张力带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

    作者:翟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转移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有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67.5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还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袁航;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差异.方法 分析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n =50)和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50).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4h、24 h、2d、3d、5d、7d以及7d的颅内压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min显著低于对照组min,肺部感染率实验组3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2%.但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上升之势,2d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F=19.075,P=0.032)、不同时点(F=17.951,P=0.027),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F=33.093,P=0.008),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但血肿清除率却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故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联合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化疗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着重于评估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有效性.方法 对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实验组采用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CD3+为(57.86±5.14)%,CD4+为(38.06±2.93)%,CD4+/CD8+为1.26±0.2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会影响肺癌患者的疗效,能够改善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