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比观察

赵东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 钻孔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差异.方法 分析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n =50)和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50).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4h、24 h、2d、3d、5d、7d以及7d的颅内压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min显著低于对照组min,肺部感染率实验组3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2%.但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上升之势,2d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F=19.075,P=0.032)、不同时点(F=17.951,P=0.027),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F=33.093,P=0.008),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但血肿清除率却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故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观察组29例,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中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结果 但两组的窦状卵泡个数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因微创、手术效率高、出血量少等优势,因此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郑芳;肖新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组12 h、24 h、36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71%,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7.62%.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加速其恢复.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0±9.5)mmHg、舒张压水平(75.8 ±7.0)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充分依从88例,占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正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的进行治疗6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索对象,以随机投掷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n =30例)与观察组(n =30例),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其进行治疗.探索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分别是96.67%与6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为(40.00%),两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并且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短时间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安全可靠.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采用单一化疗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但是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作者:刘晓莉;刘怀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差异.方法 分析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n =50)和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50).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4h、24 h、2d、3d、5d、7d以及7d的颅内压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min显著低于对照组min,肺部感染率实验组3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2%.但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上升之势,2d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F=19.075,P=0.032)、不同时点(F=17.951,P=0.027),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F=33.093,P=0.008),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但血肿清除率却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故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60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共60眼,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患者,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前房深度均高于治疗前,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房角开放程度以及眼压情况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在做到简单有效的手术前提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防止手术不成功造成的多次手术.

    作者:崔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9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通过临床急诊护理.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梁美英;廖旭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的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作者: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研究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8例,分别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以及人性化优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持续时间平均值,术中出血量平均值,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值,出院时间平均值,以及再次宫内孕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0.05.结论 在腹腔镜监视下开展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宫外孕,并且与人性化护理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确.

    作者:薛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诊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蒸气浴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临床康复疗效

    目的 研究中药蒸气浴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观察组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三个月,比较患者的肌张力、踝关节功能改善及康复治疗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肌张力、踝关节功能及康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肌张力降低显著,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康复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6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患者采用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可使患者的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

    作者:王洁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中心体检的32例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段进行健康体检且体检健康的3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WBC、PLT、MPV、Hb、MCH、MCHC的检测指标均比参照组高(P<0.05).而研究组和参照组的RBC、HCT、MCV的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能够影响血常规的检验指标,在临床送检高血脂患者血常规时应该注意避免乳糜血造成的检测误差,尽量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郜晋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 (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29/36)(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创伤小,安全性高,给患者带去的痛苦较轻,有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

    目的 探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方法 门诊共入组514例美沙酮治疗(MMT)患者,而只有354例患者坚持喝美沙酮,且只有78%的患者愿意参加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的诱发原因通过回归性分析进行探究,门诊患者完成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通过研究显示,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无宗教信仰、美沙酮维持剂量高、无工作、失眠、抑郁有关;抑郁和无宗教信仰、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失眠和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发生,不仅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还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吸毒特征有关,并且二者都是密切相关,门诊患者都具有着较高的失眠率、焦虑以及抑郁率.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性探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岩;袁翠云;唐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F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NF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循证护理后对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障碍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考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使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对医院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左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横切法”治疗内眦赘皮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横切法”术式治疗内眦赘皮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0年1月-2016年3月接治的105例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49例患者采用传统“Y-V”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B组56例患者采用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两组均术后随访3个月-1年,分析比较各自术后内眦形态及效果.结果 A组术后内眦外观能较好改善,其中9例轻微瘢痕,13例瘢痕较明显,有效率为75%,满意率68.75%;B组术后内眦形态自然美观,其中5例轻微瘢痕,1例瘢痕较明显,有效率为98.15%,满意率98.11%.组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方法简单,瘢痕轻微,疗效确切.

    作者:葛洪刚;赵英年;沈清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

    目的 观察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法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探讨其诊断作用.方法 以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反应蛋白检验检出率为92.65%,尿常规检验检出率为83.82%,两者对比C-反应蛋白检验法有显著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鉴别结果对比单纯性阑尾炎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检验法比尿常规检验效果更好,检出率更好,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4年-2016年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感染菌株分布、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5%,主要医院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0.37%,其次为泌尿系、上呼吸道、手术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茵为大肠埃希氏茵占27.27%、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3.9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67%、表皮葡萄球菌占9.09%;抗茵药物使用率为24.90%;治疗性使用抗茵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2.63%.结论 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科室是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重点部位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应严格插管指征、加强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加强医疗器械、物品、环境消毒等方面,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杨红梅;王冬梅;朱利娜;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