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刘怀民
目的 探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介入下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比较两组在术式成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手术后患者白细胞数、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P <0.05);(3)观察组并发症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明显且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寇育红;郭孝伟;高宇;周洪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方法 门诊共入组514例美沙酮治疗(MMT)患者,而只有354例患者坚持喝美沙酮,且只有78%的患者愿意参加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的诱发原因通过回归性分析进行探究,门诊患者完成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通过研究显示,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无宗教信仰、美沙酮维持剂量高、无工作、失眠、抑郁有关;抑郁和无宗教信仰、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失眠和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发生,不仅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还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吸毒特征有关,并且二者都是密切相关,门诊患者都具有着较高的失眠率、焦虑以及抑郁率.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的进行治疗6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索对象,以随机投掷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n =30例)与观察组(n =30例),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其进行治疗.探索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分别是96.67%与6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为(40.00%),两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并且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短时间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安全可靠.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采用单一化疗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但是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作者:刘晓莉;刘怀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感染菌株分布、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5%,主要医院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0.37%,其次为泌尿系、上呼吸道、手术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茵为大肠埃希氏茵占27.27%、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3.9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67%、表皮葡萄球菌占9.09%;抗茵药物使用率为24.90%;治疗性使用抗茵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2.63%.结论 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科室是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重点部位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应严格插管指征、加强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加强医疗器械、物品、环境消毒等方面,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杨红梅;王冬梅;朱利娜;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低辐射量CT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行低辐射量CT℃A检查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占65.33% (49/75),女患占34.67% (26/75),均采取低辐射量CTCA扫描,在低辐射量CTCA图像中评估斑块钙化积分,并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考标准,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和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斑块钙化积分,分析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及两者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503.2±557.4,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的42.6±79.6,差异显著(P =0.002,<0.01);低辐射量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2%、78.26%、90.67%,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19%、100.0%、89.47%,两者联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15%、100.0%、97.33%.结论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方法选择上,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分别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不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延长扫描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宏;罗光华;卿伟鹏;谢佩含;杨娟;董雨岚;刘进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的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作者: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F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NF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樊春宏;马丽莹;阮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
作者:赫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的124例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桩核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3.65%,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角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7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7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乙组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乙组60.0%,P<0.05.甲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ADL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崔玉凤;关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障碍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考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使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对医院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左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患者的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和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内,通过阻滞肛门神经来达到麻醉肛周的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恢复知觉的时间和切口愈合的时间较短,肛门括约肌松弛情况较好,手术后均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高.说明局部麻醉操作简便、麻醉时间短、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费用低廉,对缓解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局部麻醉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并发症,对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三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有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67.5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还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袁航;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四项炎性指标为参考依据,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以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两组人员四项炎性指标检验,对比两组人员在数据上的不同.结果 两组人员在四项炎性指标的数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可以将四项炎性指标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8例,分别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以及人性化优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持续时间平均值,术中出血量平均值,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值,出院时间平均值,以及再次宫内孕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0.05.结论 在腹腔镜监视下开展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宫外孕,并且与人性化护理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确.
作者:薛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和研究性激素水平变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从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按照随机原则选取8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应用同样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健康查体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睾酮(TST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中共发现44例患者出现FSH、LH、TSTO含量异常,发生率为55.00%.试验组患者的FS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LH、TSTO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伴有性激素含量异常,以黄体生成素(LH)、睾酮(TSTO)水平异常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于红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法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探讨其诊断作用.方法 以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反应蛋白检验检出率为92.65%,尿常规检验检出率为83.82%,两者对比C-反应蛋白检验法有显著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鉴别结果对比单纯性阑尾炎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检验法比尿常规检验效果更好,检出率更好,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盆腔脓肿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4例盆腔脓肿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理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优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措施对于盆腔脓肿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官惠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