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切法”治疗内眦赘皮的疗效分析

葛洪刚;赵英年;沈清俐

关键词:内眦赘皮, 横切法
摘要:目的 探讨“横切法”术式治疗内眦赘皮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0年1月-2016年3月接治的105例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49例患者采用传统“Y-V”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B组56例患者采用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两组均术后随访3个月-1年,分析比较各自术后内眦形态及效果.结果 A组术后内眦外观能较好改善,其中9例轻微瘢痕,13例瘢痕较明显,有效率为75%,满意率68.75%;B组术后内眦形态自然美观,其中5例轻微瘢痕,1例瘢痕较明显,有效率为98.15%,满意率98.11%.组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方法简单,瘢痕轻微,疗效确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选择同一时期进行乳腺检查及切除获得的15例健康乳腺组织人群作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上述人群的乳腺组织标本.结果 ①观察组血管生成拟态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5.0%;对照组无血管生成拟态表达(P<0.05).②观察组10例血管生成拟态阳性表达者,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0.0%;30例血管生成拟态阴性表达者,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P<0.50).结论 乳腺癌病人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血管生成拟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血管生成拟态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发展、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作者:焦东晓;乔敏;孟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接收的妇产科患者102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展开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9.9±1.2)d,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1±1.1)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显著(P<0.05);进行护理管理后,所有患者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妇产科进行护理管理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盈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转移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有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67.5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还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袁航;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四项炎性指标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以四项炎性指标为参考依据,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以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两组人员四项炎性指标检验,对比两组人员在数据上的不同.结果 两组人员在四项炎性指标的数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可以将四项炎性指标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循证护理后对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障碍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考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使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对医院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左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差异.方法 分析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n =50)和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50).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4h、24 h、2d、3d、5d、7d以及7d的颅内压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min显著低于对照组min,肺部感染率实验组3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2%.但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上升之势,2d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F=19.075,P=0.032)、不同时点(F=17.951,P=0.027),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F=33.093,P=0.008),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但血肿清除率却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故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计接诊胃肠肿瘤患者60例,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各为30例和30例,将其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33.33%)高于观察组患者(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排便、肠蠕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对照组(50.4±8.7)d、(6.29±1.49)d、(18.25±15.32)d高于观察组(42.4±4.6)d、(5.87±1.74)d、(14.90±7.50)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比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对于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使患者身体灰度更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的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作者: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联合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化疗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着重于评估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有效性.方法 对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实验组采用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CD3+为(57.86±5.14)%,CD4+为(38.06±2.93)%,CD4+/CD8+为1.26±0.2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会影响肺癌患者的疗效,能够改善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应用

    目的 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买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0±9.5)mmHg、舒张压水平(75.8 ±7.0)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充分依从88例,占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正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与标准三联法治疗HP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比较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与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将所有的惠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人.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苦参碱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在治愈人数和有效人数方面比较,对照组(13例,16例)低于观察组(22例,15例);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对照组(72.5%)低于观察组(97.5%),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出现后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1例)少于对照组(11例),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具有更佳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作者:牛润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62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诊治的62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2倒艾滋病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71例,其中感染患者62例(10.1%);主要病因有HIV原发性感染10例(16.1%)、真菌性感染18例(29.0%)、细菌性感染24例(38.7%)、病毒性感染7例(11.3)和弓形虫感染3例(4.8%);临床表现以头痛者(75.8%)、发热(61.3%)、呕吐32例(51.6%)和脑膜刺激征15例(24.2%)为主;血常规有白细胞的上升(38.7%)或者下降(25.8%),脑脊液有压力的升高(54.8%)、细胞计数升高61.2%)、蛋白质升高(59.7%)、糖水平下降(50.0%)、氯化物下降(50.0%)等表现;治疗后好转30例(48.4%),死亡12例(19.4%).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鉴别难度大,治疗后转归效果差,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介入下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比较两组在术式成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手术后患者白细胞数、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P <0.05);(3)观察组并发症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明显且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寇育红;郭孝伟;高宇;周洪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25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锻炼,通过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与髋关节总活动度的数据对比,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31.2±8.6)分,髋关节总活动度(64.2±12.9)度,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73.5±5.6)分,髋关节总活动度(152.6±15.1)度,两组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髋关节接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病症,缓解病人痛苦,疗效快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滕宝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樊春宏;马丽莹;阮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 (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29/36)(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创伤小,安全性高,给患者带去的痛苦较轻,有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应用舒适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恒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把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患儿46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RP、IL-6、PCT、IgM、IgG以及lgA水平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3.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0.4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健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