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恒苹
目的 探究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选择同一时期进行乳腺检查及切除获得的15例健康乳腺组织人群作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上述人群的乳腺组织标本.结果 ①观察组血管生成拟态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5.0%;对照组无血管生成拟态表达(P<0.05).②观察组10例血管生成拟态阳性表达者,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0.0%;30例血管生成拟态阴性表达者,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P<0.50).结论 乳腺癌病人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血管生成拟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血管生成拟态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发展、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作者:焦东晓;乔敏;孟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低辐射量CT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行低辐射量CT℃A检查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占65.33% (49/75),女患占34.67% (26/75),均采取低辐射量CTCA扫描,在低辐射量CTCA图像中评估斑块钙化积分,并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考标准,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和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斑块钙化积分,分析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及两者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503.2±557.4,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的42.6±79.6,差异显著(P =0.002,<0.01);低辐射量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2%、78.26%、90.67%,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19%、100.0%、89.47%,两者联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15%、100.0%、97.33%.结论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方法选择上,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分别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不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延长扫描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宏;罗光华;卿伟鹏;谢佩含;杨娟;董雨岚;刘进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比较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与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将所有的惠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人.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苦参碱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在治愈人数和有效人数方面比较,对照组(13例,16例)低于观察组(22例,15例);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对照组(72.5%)低于观察组(97.5%),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出现后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1例)少于对照组(11例),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具有更佳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作者:牛润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着重于评估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有效性.方法 对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实验组采用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CD3+为(57.86±5.14)%,CD4+为(38.06±2.93)%,CD4+/CD8+为1.26±0.2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会影响肺癌患者的疗效,能够改善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有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67.5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还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袁航;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的52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7例,近期有效率为50.0%,疾病控制率为73.1%;无进展生存期为(7.9±1.6)个月,不良反应率26.9%.观察组: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近期有效率为53.8%,疾病控制率为76.9%;无进展生存期为(8.7±1.4)个月,不良反应率57.7%.观察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吉非替尼比较,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临床疗效一致,但埃克替尼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洪波;王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方法 门诊共入组514例美沙酮治疗(MMT)患者,而只有354例患者坚持喝美沙酮,且只有78%的患者愿意参加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的诱发原因通过回归性分析进行探究,门诊患者完成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通过研究显示,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无宗教信仰、美沙酮维持剂量高、无工作、失眠、抑郁有关;抑郁和无宗教信仰、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失眠和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发生,不仅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还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吸毒特征有关,并且二者都是密切相关,门诊患者都具有着较高的失眠率、焦虑以及抑郁率.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7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7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乙组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乙组60.0%,P<0.05.甲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ADL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崔玉凤;关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要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作者:么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9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通过临床急诊护理.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梁美英;廖旭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行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NS量表中情感平淡/迟钝、意志缺乏、注意障碍、思维贫乏、兴趣社交缺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诊治的62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2倒艾滋病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71例,其中感染患者62例(10.1%);主要病因有HIV原发性感染10例(16.1%)、真菌性感染18例(29.0%)、细菌性感染24例(38.7%)、病毒性感染7例(11.3)和弓形虫感染3例(4.8%);临床表现以头痛者(75.8%)、发热(61.3%)、呕吐32例(51.6%)和脑膜刺激征15例(24.2%)为主;血常规有白细胞的上升(38.7%)或者下降(25.8%),脑脊液有压力的升高(54.8%)、细胞计数升高61.2%)、蛋白质升高(59.7%)、糖水平下降(50.0%)、氯化物下降(50.0%)等表现;治疗后好转30例(48.4%),死亡12例(19.4%).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鉴别难度大,治疗后转归效果差,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樊春宏;马丽莹;阮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观察组29例,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中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结果 但两组的窦状卵泡个数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因微创、手术效率高、出血量少等优势,因此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郑芳;肖新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两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2月后,研究组BPRS量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OSIE量表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宋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生存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取84例中晚期胃癌于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设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2人).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入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两周内胃癌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毒副反应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案,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好,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中药可明显降低单独使用西药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减轻胃癌给患者带去的身体上疼痛和精神上的影响,提高了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1年存活率明显升高,中西医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王智峰;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 (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29/36)(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创伤小,安全性高,给患者带去的痛苦较轻,有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F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NF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晚期肺鳞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为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2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中,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雨晴;贾建伟;姚毅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岩;袁翠云;唐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