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

王强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保护性约束, 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行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NS量表中情感平淡/迟钝、意志缺乏、注意障碍、思维贫乏、兴趣社交缺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结核菌L型感染误诊探讨

    目的 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L型结核茵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临床及病理的误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42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灶的组织重新组织切片改良抗酸染色及牛型结核茵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2例中有26例(占61.9%)标本抗酸染色阳性,检测出L型结核茵;31(占73.8%)例标本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病理标本中可见,结核茵L型在炎症病灶内、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肉芽组织中分布较多,其形态不一,可呈现圆球体、巨型体及原生小体等,常常聚集成堆.结论 结核茵L型感染可能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为乳腺结核的一种亚型,在临床上应该加做免疫组化及抗酸染色,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叶秋英;张景辉;余春英;曾锦生;江东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转移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有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67.5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还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袁航;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84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LSH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内分泌状态变化并对比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E2、P、FSH、LH内分泌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E2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子宫肌瘤剥除术相较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影响较小,效果更佳.

    作者:汪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和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诊治的7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30 min后30.77% (12/39)好转;治疗24h后64.10% (25/39)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2 h后NT-pro BNP指标和LVEF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星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F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NF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循证护理后对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障碍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考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使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对医院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左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腹膜后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2月至今进行的1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分析.16例病人术后病理均提示为肾上腺皮脂腺瘤,根据病人术前症状体征及肾上腺功能定性化验8例为皮质醇腺瘤,8例为原醛症.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 ~ 130 min,平均60 min;失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16例均无并发症.结论 借助经腹膜后腔镜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切除治疗,且具备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能帮助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康复.

    作者:侯献明;赵培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行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NS量表中情感平淡/迟钝、意志缺乏、注意障碍、思维贫乏、兴趣社交缺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应用

    目的 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买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

    目的 观察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法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探讨其诊断作用.方法 以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反应蛋白检验检出率为92.65%,尿常规检验检出率为83.82%,两者对比C-反应蛋白检验法有显著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鉴别结果对比单纯性阑尾炎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检验法比尿常规检验效果更好,检出率更好,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循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护理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健康医疗环境的基本,但是就当前的护理形式来看,护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一旦出现护理安全问题,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将会下降.而循环内科的护理安全其实是贯穿在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的,指患者在此期间不会发生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对循环内科护理安全的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和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措施对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与很大的帮助,从而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计接诊胃肠肿瘤患者60例,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各为30例和30例,将其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33.33%)高于观察组患者(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排便、肠蠕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对照组(50.4±8.7)d、(6.29±1.49)d、(18.25±15.32)d高于观察组(42.4±4.6)d、(5.87±1.74)d、(14.90±7.50)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比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对于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使患者身体灰度更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差异.方法 分析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n =50)和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50).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4h、24 h、2d、3d、5d、7d以及7d的颅内压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min显著低于对照组min,肺部感染率实验组3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2%.但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上升之势,2d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F=19.075,P=0.032)、不同时点(F=17.951,P=0.027),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F=33.093,P=0.008),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但血肿清除率却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故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观察组29例,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中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结果 但两组的窦状卵泡个数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因微创、手术效率高、出血量少等优势,因此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郑芳;肖新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樊春宏;马丽莹;阮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为95.24%,溃疡面积缩小率87.30%,痊愈率为96.83%,对照组分别为85.71%、46.03%、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24周和48周的Hp再感染率为6.67%、3.28%和13.33%、11.48%,对照组分别为18.52%、16.33%和48.15%、46.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口干、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0%,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Hp再感染和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的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作者: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的124例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桩核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3.65%,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角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把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患儿46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RP、IL-6、PCT、IgM、IgG以及lgA水平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3.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0.4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健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