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结核菌L型感染误诊探讨

叶秋英;张景辉;余春英;曾锦生;江东风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结核茵L型, 误诊
摘要:目的 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L型结核茵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临床及病理的误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42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灶的组织重新组织切片改良抗酸染色及牛型结核茵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2例中有26例(占61.9%)标本抗酸染色阳性,检测出L型结核茵;31(占73.8%)例标本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病理标本中可见,结核茵L型在炎症病灶内、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肉芽组织中分布较多,其形态不一,可呈现圆球体、巨型体及原生小体等,常常聚集成堆.结论 结核茵L型感染可能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为乳腺结核的一种亚型,在临床上应该加做免疫组化及抗酸染色,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膜后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2月至今进行的1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分析.16例病人术后病理均提示为肾上腺皮脂腺瘤,根据病人术前症状体征及肾上腺功能定性化验8例为皮质醇腺瘤,8例为原醛症.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 ~ 130 min,平均60 min;失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16例均无并发症.结论 借助经腹膜后腔镜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切除治疗,且具备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能帮助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康复.

    作者:侯献明;赵培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FSH、LH、TSTO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和研究性激素水平变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从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按照随机原则选取8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应用同样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健康查体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睾酮(TST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中共发现44例患者出现FSH、LH、TSTO含量异常,发生率为55.00%.试验组患者的FS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LH、TSTO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伴有性激素含量异常,以黄体生成素(LH)、睾酮(TSTO)水平异常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于红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结核菌L型感染误诊探讨

    目的 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L型结核茵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临床及病理的误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42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灶的组织重新组织切片改良抗酸染色及牛型结核茵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2例中有26例(占61.9%)标本抗酸染色阳性,检测出L型结核茵;31(占73.8%)例标本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病理标本中可见,结核茵L型在炎症病灶内、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肉芽组织中分布较多,其形态不一,可呈现圆球体、巨型体及原生小体等,常常聚集成堆.结论 结核茵L型感染可能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为乳腺结核的一种亚型,在临床上应该加做免疫组化及抗酸染色,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叶秋英;张景辉;余春英;曾锦生;江东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64例报告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生存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取84例中晚期胃癌于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设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2人).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入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两周内胃癌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毒副反应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案,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好,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中药可明显降低单独使用西药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减轻胃癌给患者带去的身体上疼痛和精神上的影响,提高了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1年存活率明显升高,中西医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王智峰;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60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共60眼,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患者,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前房深度均高于治疗前,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房角开放程度以及眼压情况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在做到简单有效的手术前提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防止手术不成功造成的多次手术.

    作者:崔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30岁民航飞行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30岁民航飞行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特征,探讨DPOAE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价值.方法 以39例20~30岁民航飞行员为飞行员组,31例耳科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依据纯音测听结果,飞行员组分为飞行员A组(各频率纯音听阈均≤20 dB HL),飞行员B组(任何单一频率纯音听阈>20 dB HL).分析比较飞行员各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DPOAE结果.结果 ①飞行员组和飞行员B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飞行员A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飞行员各组DPOAE幅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③DPOAE与纯音测听在0.5、6、8 kHz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他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POAE有助于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可以作为纯音测听的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纯音测听.

    作者:马峰杰;胡墨绳;王雷;秦彩虹;白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应用

    目的 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买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

    作者:赫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为95.24%,溃疡面积缩小率87.30%,痊愈率为96.83%,对照组分别为85.71%、46.03%、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24周和48周的Hp再感染率为6.67%、3.28%和13.33%、11.48%,对照组分别为18.52%、16.33%和48.15%、46.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口干、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0%,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Hp再感染和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7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7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乙组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乙组60.0%,P<0.05.甲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ADL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崔玉凤;关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和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诊治的7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30 min后30.77% (12/39)好转;治疗24h后64.10% (25/39)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2 h后NT-pro BNP指标和LVEF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星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选择同一时期进行乳腺检查及切除获得的15例健康乳腺组织人群作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上述人群的乳腺组织标本.结果 ①观察组血管生成拟态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5.0%;对照组无血管生成拟态表达(P<0.05).②观察组10例血管生成拟态阳性表达者,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0.0%;30例血管生成拟态阴性表达者,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P<0.50).结论 乳腺癌病人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血管生成拟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血管生成拟态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发展、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作者:焦东晓;乔敏;孟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诊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9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通过临床急诊护理.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梁美英;廖旭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62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诊治的62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2倒艾滋病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71例,其中感染患者62例(10.1%);主要病因有HIV原发性感染10例(16.1%)、真菌性感染18例(29.0%)、细菌性感染24例(38.7%)、病毒性感染7例(11.3)和弓形虫感染3例(4.8%);临床表现以头痛者(75.8%)、发热(61.3%)、呕吐32例(51.6%)和脑膜刺激征15例(24.2%)为主;血常规有白细胞的上升(38.7%)或者下降(25.8%),脑脊液有压力的升高(54.8%)、细胞计数升高61.2%)、蛋白质升高(59.7%)、糖水平下降(50.0%)、氯化物下降(50.0%)等表现;治疗后好转30例(48.4%),死亡12例(19.4%).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鉴别难度大,治疗后转归效果差,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4年-2016年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感染菌株分布、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5%,主要医院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0.37%,其次为泌尿系、上呼吸道、手术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茵为大肠埃希氏茵占27.27%、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3.9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67%、表皮葡萄球菌占9.09%;抗茵药物使用率为24.90%;治疗性使用抗茵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2.63%.结论 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科室是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重点部位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应严格插管指征、加强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加强医疗器械、物品、环境消毒等方面,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杨红梅;王冬梅;朱利娜;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的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作者: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接收的妇产科患者102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展开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9.9±1.2)d,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1±1.1)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显著(P<0.05);进行护理管理后,所有患者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妇产科进行护理管理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盈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晚期肺鳞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为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2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中,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雨晴;贾建伟;姚毅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