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莉
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的124例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桩核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3.65%,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角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药蒸气浴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观察组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三个月,比较患者的肌张力、踝关节功能改善及康复治疗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肌张力、踝关节功能及康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肌张力降低显著,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康复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6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患者采用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可使患者的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
作者:王洁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应用舒适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恒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把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患儿46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RP、IL-6、PCT、IgM、IgG以及lgA水平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3.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0.4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健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买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两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2月后,研究组BPRS量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OSIE量表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宋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患者的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和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内,通过阻滞肛门神经来达到麻醉肛周的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恢复知觉的时间和切口愈合的时间较短,肛门括约肌松弛情况较好,手术后均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高.说明局部麻醉操作简便、麻醉时间短、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费用低廉,对缓解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局部麻醉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并发症,对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三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84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LSH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内分泌状态变化并对比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E2、P、FSH、LH内分泌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E2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子宫肌瘤剥除术相较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影响较小,效果更佳.
作者:汪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中心体检的32例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段进行健康体检且体检健康的3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WBC、PLT、MPV、Hb、MCH、MCHC的检测指标均比参照组高(P<0.05).而研究组和参照组的RBC、HCT、MCV的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能够影响血常规的检验指标,在临床送检高血脂患者血常规时应该注意避免乳糜血造成的检测误差,尽量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郜晋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为95.24%,溃疡面积缩小率87.30%,痊愈率为96.83%,对照组分别为85.71%、46.03%、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24周和48周的Hp再感染率为6.67%、3.28%和13.33%、11.48%,对照组分别为18.52%、16.33%和48.15%、46.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口干、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0%,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剂健胃愈疡散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Hp再感染和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诊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病人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选择同一时期进行乳腺检查及切除获得的15例健康乳腺组织人群作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上述人群的乳腺组织标本.结果 ①观察组血管生成拟态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5.0%;对照组无血管生成拟态表达(P<0.05).②观察组10例血管生成拟态阳性表达者,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0.0%;30例血管生成拟态阴性表达者,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P<0.50).结论 乳腺癌病人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血管生成拟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血管生成拟态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发展、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作者:焦东晓;乔敏;孟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确诊后即刻开展尿标本与血标本细菌培养与抗感染休克治疗.结果 经密切观察与积极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95%,1例因术前双肾积水与严重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输尿管镜术后感染性休克为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预防与有效处理.
作者:曾朝峰;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
作者:赫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护理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健康医疗环境的基本,但是就当前的护理形式来看,护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一旦出现护理安全问题,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将会下降.而循环内科的护理安全其实是贯穿在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的,指患者在此期间不会发生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对循环内科护理安全的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和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措施对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与很大的帮助,从而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感染菌株分布、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5%,主要医院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0.37%,其次为泌尿系、上呼吸道、手术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茵为大肠埃希氏茵占27.27%、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3.9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67%、表皮葡萄球菌占9.09%;抗茵药物使用率为24.90%;治疗性使用抗茵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2.63%.结论 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科室是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重点部位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控应严格插管指征、加强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加强医疗器械、物品、环境消毒等方面,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杨红梅;王冬梅;朱利娜;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四项炎性指标为参考依据,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以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两组人员四项炎性指标检验,对比两组人员在数据上的不同.结果 两组人员在四项炎性指标的数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可以将四项炎性指标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8例,分别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以及人性化优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持续时间平均值,术中出血量平均值,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值,出院时间平均值,以及再次宫内孕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0.05.结论 在腹腔镜监视下开展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宫外孕,并且与人性化护理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确.
作者:薛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法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鉴别效果,探讨其诊断作用.方法 以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反应蛋白检验检出率为92.65%,尿常规检验检出率为83.82%,两者对比C-反应蛋白检验法有显著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鉴别结果对比单纯性阑尾炎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检验法比尿常规检验效果更好,检出率更好,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