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

苗天文;李彩云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疼痛程度, 康复进程
摘要:目的:探究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d、3d、7d疼痛评分,术后肺部漏气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术后1d、3d、7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用时、术后肺部漏气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惠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月发哮喘次数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息、咳痰以及哮鸣音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月发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哮喘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冰泽;彭玉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栓塞效果、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B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有助于提高完全栓塞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刘相玉;李进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256例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合并踝关节骨折94例(包括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12例,旋前外旋型47例和旋后外旋型35例),合并胫骨骨折162例.结果:本研究中256例均获得随访,无1例退钉,采用美国矫形协会(AOFA)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末次随访评分中优191例,良60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8.0%;在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不同类型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合并胫骨骨折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比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高.结论: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总体临床疗效确切,合并胫骨骨折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比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高,合并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时,腓骨好选择钢板进行内固定.

    作者:胡力;卓惠勇;王家贤;林荣标;周忠;王万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性刮宫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与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与诊断性刮宫联合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手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诊断性刮宫检查,并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CDS联合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TVCDS进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高达91.43%;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内膜厚度、阻力指数和血流显示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CDS联合诊断性刮宫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且TVCDS能够正确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

    作者:季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温经汤联合西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温经汤联合西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两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温经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等激素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纯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RL、FSH和LH等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和P等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月经不调可在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经汤,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

    作者:王碧霞;黄春优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同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敖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骨髓间克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Harris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和关节功能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总体疗效相对较高.

    作者:曾红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影响意外伤害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意外伤害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大限度的为意外伤害重症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9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意外伤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时间、7d内高PRISM以及MODS受累脏器数与PICU意外伤害患儿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有创诊疗、7d内高PRISM以及MODS受累脏器数均为导致PICU意外伤害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528、1.426、1.725、2.173、1.526、1.482.结论: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有创诊疗、7d内高PRISM以及MODS受累脏器数可作为判断PICU意外伤害患儿预后的参考指标,通过评估上述指标并采取合理、科学的干预方案,可有效避免PICU意外伤害患儿的不良预后.

    作者:沈权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多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多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56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负性情绪[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SF-36)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SAS、SD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92.86% (26/28)高于对照组67.86%(19/2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多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中能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秦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肢体肿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术后肢体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肢体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的肢体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参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肢体疼痛程度,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景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晚期头颈肿瘤采取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晚期头颈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头颈癌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CT导向下1q粒子植入治疗,手术治疗完成后1~3个月开展CT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手术治疗后5~14 d,疼痛明显缓解共12例,疼痛缓解率为80.00%,其余3例疼痛未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局部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仅有1例出现反射性食管炎,症状较为轻微,未出现血胸、放射性肺炎、大咯血和粒子移位等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1年生存率为93.33%,1例由于肿瘤复发,在接受治疗15个月后死亡.结论:晚期头颈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且不会造成严重手术创伤,并发症少.

    作者:樊迎春;陈丽芳;惠明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三棱针刺血对慢性痛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棱针刺血对慢性痛风(CG)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菱针刺血.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尿酸(U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U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菱针刺血治疗CG患者,可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减轻其关节疼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叶青;孙上明;张志惠;钟可文;骆惠华;莫志云;王益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补肾化痰方加温针灸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补肾化痰方加温针灸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补肾化痰方治疗,研究组应用补肾化痰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统计两组妊娠率.结果:治疗前,两组E2、LH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2、LH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加温针灸可有效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作者:贺亚蕾;郭勇义;吴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奥拉西坦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78例A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入院后,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予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1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oCA)、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NIH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实验组NIHSS、MoCA、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ACI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左文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1d和5d,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潘辉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疏肝利胆汤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SC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RR)、中位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联合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金京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均采取胸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呼吸功能[分钟通气量(MV)、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麻醉恢复情况、麻醉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 MV、SpO2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5d的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d的CD4+、CD3+、CD4+/CD8+水平逐渐恢复,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可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阎,减少对呼吸与免疫功能的干扰,有利于加快免疫功能恢复.

    作者:钟成跃;王灿;凤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功能性区城颈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结核科收治的80例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51%,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的疗效比传统清扫术好,且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能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复发率低.

    作者:高新宇;陈振宇;郭克熙;段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按照术后隐性失血量分为高失血量组(隐性失血量超过480ml)40例和低失血量组(隐性失血量≤480ml)60例.救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高失血量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假体类型、骨质疏松、手术时间、髋关节间隙、年龄和性别与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高失血量有关;生物型假体、骨质疏松、手术时间超过90 min、髋关节间隙4级、男性及年龄超过60岁是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高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生物型假体、骨质疏松、手术时间超过90 min、髋关节间隙4级、男性及年龄超过60岁是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高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治疗中引起重视.

    作者:肖启贤;李志丹;李涛;王亚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CRF患者6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低嘌呤、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的肾功能指标变化,统计两组到达研究终点时存留患者情况.结果:随访1.5年末、2年末,观察组到达研究终点时存留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eGFR、24hU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年、1.5年、2年,两组患者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GFR及24hUP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eGFR及24hU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中期CRF患者长期、规律地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衰竭.

    作者:罗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96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炎症指标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和血尿氨素(BUN)]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的肾功能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和第7天,两组的炎症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1天和第7天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的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心脏复苏后,使用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作者:李海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