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孙上明;张志惠;钟可文;骆惠华;莫志云;王益文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术中,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苏醒期躁动程度、术后24h内疼痛程度及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4h内镇静状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麻醉诱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程度、术后镇静状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补救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增强镇痛和镇静效果,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鹏飞;姚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刚性组及传统组,各35例.非刚性组采用非刚性内固定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非刚性组术中操作角度明显优于传统组,首次下地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骨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传统组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比例高于非刚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刚性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术无明显差异.
作者:程锐;曾少鞠;谢伟雄;杨明;王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急诊抢救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诊科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检查时间、检查时间、检查后至手术/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郝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腰椎管狭窄组,同期选取100例腰椎正常者作为正常组,采用计算机Matlab自动测量程序自动分割和测量两组的腰椎椎间隙(L4/L5/、L5/S1)CT图像,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APDC、CAD、LAC、CAC及CAD/CAC,以腰椎正常者各指标95%下限值作为腰椎狭窄的判断依据,分析CT图像面积测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腰椎管狭窄组的L4/L5及L5/S1节段的APDC、CAC、CAD及LAC等指标均低于正常组,而CAD/CAC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DC、CAC、CAD及LAC在腰椎狭窄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中APDC为Ld/L5(78.22%)、L5/S1(77.33%),CAC为L4/L5(85.15%)、L5/S1(85.33%),CAD为L4/L5(82.18%)、L5/S1(78.67%),LAS为L4/L5(98.02%)、L5/S1(96.00%).结论:腰椎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快速、精准.
作者:李新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联合康莱特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GP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整体健康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P方案联合康莱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虽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增进作用,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胃肠不适症状.
作者:闫巧辉;邢国臣;潘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11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血府遥瘀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世涛;孙炳克;康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妇科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60例.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时生命体征水平、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的疼痛程度、术中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丙泊酚用量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的HR、SpO2、SBP和DBP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的VAS得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体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妇科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均比较好,但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麻醉安全性更高.
作者:顾祥阳;赖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SC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RR)、中位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联合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金京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开放手术治疗相比,钩针刀微创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在技术上的优势.方法:将60例需要外科治疗的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针刀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针刀组采用局麻下钩针刀经皮微创治疗,传统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时间、皮肤创口大小、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和传统组比较,针刀组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针刀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及皮肤创口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作者:万洪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干预2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晓防止或改善便秘知识的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重度便秘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饮食运动知识得分、中医保健知识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运动知识得分、中医保健知识得分以及便秘知识知晓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品管圈干预的效果较好,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可提高患者知晓防止或改善便秘知识得分.
作者:魏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颈部活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年,两组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微创优势,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樊正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单号)与研究组(双号),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双心护理,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就诊时改善,研究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双心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通脉汤加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改善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加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杜明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CRF患者6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低嘌呤、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的肾功能指标变化,统计两组到达研究终点时存留患者情况.结果:随访1.5年末、2年末,观察组到达研究终点时存留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eGFR、24hU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年、1.5年、2年,两组患者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GFR及24hUP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eGFR及24hU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中期CRF患者长期、规律地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衰竭.
作者:罗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联合三维血管造影(3D-MSCTA)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确诊为脑动脉瘤的80例为观察组,非脑动脉瘤的8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64层3D-MSCTA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诊断,并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动脉瘤检出率及动脉瘤检查结果.结果:64层3D-M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97.50%,DSA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00%、96.25%,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脑动脉瘤患者中检出动脉瘤88个,其中多发动脉瘤8侧,单发动脉瘤72例,64层3D-MSCTA脑动脉瘤栓出率为95.45%,DSA为92.04%,两种检查的动脉瘤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3D-MSC1TA、DSA及手术在瘤颈大直径、动脉瘤大直径中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联合三维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度,且为无创操作,安全性高,速度快,应用价值高,可作为脑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贾维维;刘飞;鲁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高敏肌钙蛋白(hs-cTn)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D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AMI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BNP、CRP、hs-cTn水平检测,对比两组血清BNP、CRP、hs-cTn水平,统计检测结果,比较血清BNP、CRP、hs-cTn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实验组血清BNP、CRP、hs-cTn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CRP、hs-cTn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敏感度为94.44% (68/72)、准确度为97.08%(133/137),较单独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CRP、hs-cTn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特异度均为100.00%(65/65),无差异.结论:AMI的患者血清BNP、CRP、hs-cT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血清BNP、CRP、hs-cTn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AMI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治AMI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常规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包括腹痛、精神倦怠、大便不调、乳食减少和食后痞胀)积分和淋巴结大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淋巴结大小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淋巴结大小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郑玲玲;吴银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惠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月发哮喘次数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息、咳痰以及哮鸣音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月发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玉屏风口服液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哮喘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冰泽;彭玉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96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炎症指标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和血尿氨素(BUN)]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的肾功能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和第7天,两组的炎症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1天和第7天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的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心脏复苏后,使用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作者:李海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型胃癌术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脾气虚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健脾克癌宁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蔡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