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分析

冯丽丽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 曼月乐, 孕三烯酮,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子以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放置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NR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子宫体积、NRS评分以及疼痛、精力、睡眠、情绪、活动能力、社会孤独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有助于促进子宫体积恢复,缓解痛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生大黄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SAP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大黄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黄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腹内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雨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年份和不同大小太子参的质量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和不同年份太子参的外观性状、薄层鉴别、太子参多糖含量和太子参皂苷含量等指标,以期为鉴别不同大小和不同年份的太子参品质提供依据.方法:薄层鉴别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太子参项下进行鉴别;太子参外观性状主要根据色泽和气味进行鉴别,用图片及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太子参皂苷和太子参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不同年份的太子参的性状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断面颜色和气味等,可作为鉴别太子参年份的依据;不同年份太子参的薄层鉴别、皂苷含量及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不同大小的太子参的薄层鉴别、皂苷含量及多糖含量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太子参的内在质量与其年份和大小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文贵;沈震亚;李小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胆结石腹腔镜手术的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9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和WHOQOL-100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文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67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83例采取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8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7.11%),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D4+、CD8+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较对照组低,CD4+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综合疗效较佳.

    作者:张雪丽;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吴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联合薁磺酸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薁磺酸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依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03%薁磺酸钠溶液灌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药物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腹泻停止时间、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薁磺酸钠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汉辉;余得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创口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对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接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口感染控制时间以及换药时创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创口感染控制时间、换药次数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时创口0级、Ⅰ级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酸盐敷科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创口换药,可显著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及创口感染控制时间,减轻换药时创口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增威;贾雄;李崇彪;彭柳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各症状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FEV1及呼吸系统症状、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aCO2及痰量、痰液性质及咳嗽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桂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教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呼吸通气指数.

    作者:蒋远伟;潘志勇;茅林蔚;蔡志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与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予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仅予以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2周、3周、4周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NB-UVB、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MTL和CCK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在治疗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胃动素(MTL)和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MTL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MTL含量均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MTL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CCK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CCK含量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CCK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胃黏膜MTL和降低患者血浆CCK水平有关.

    作者:周文博;张婷婷;林震群;张毅娜;杨国宗;曾宏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CA)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眼病患者297例(共495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250眼),其中单眼发病者50例,双眼发病者100例;对照组147例(245眼),其中单眼发病者49例,双眼发病者98例.治疗组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传统扩血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效果显著.

    作者:徐国芬;陈媛;赵成;温海峰;王福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研究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纽曼系统模式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组曼系统模式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纽曼系统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率.

    作者:段林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需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麻,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用药总量、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总量为(288.16+ 17.40) 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04±18.6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时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2d和3d时,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2d时,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时,观察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时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术中麻醉用药总量,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姚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1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病情再分为四组:急性乙型肝炎24例(A组)、慢性乙型肝炎25倒(B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5例(C组)和肝硬化27例(D组);同期纳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组内四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A组<B组<D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疗效将观察组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评估、分型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文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70例疑似冠心病且属于非典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确诊为冠心病的1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胸痛特征、持续时间、放射痛部位、心悸、气促、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年龄>55岁、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和血脂异常史等因素是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非典型心绞痛患者而言,男性、年龄>55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因素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预防.

    作者:陈世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检测及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检测及其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以明确其检测时应关注的部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绝经后女性,比较其腰椎、髋关节(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T值.结果:绝经后女性腰椎和髋部的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和髋部的T值均逐渐下降,且在70~年龄段下降幅度较大;腰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髋部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70岁以后才呈递增趋势;髋部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应同时检测髋部和腰椎骨密度,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骨质疏松症.

    作者:赵振江;李培岭;蒋巧玲;郭智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推拿督脉治疗重症肌无力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督脉治疗重症肌无力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肌无力及1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采用推拿督脉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TNF-α与IL-6水平、肌张力波动情况.结果: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治疗后患者血清TrNF-α、IL-6、强肌张力波动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弱肌张力波动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督脉治疗重症肌无力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显著.

    作者:黎建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

    目的:研究胫骨骨折手术应用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本院接收的行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观察组手术时采用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瑞芬太尼用量、拔喉罩时(T2)与拔喉罩10 min后(T3)的心率(HR)、T2与T3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5、2、4、8、16、24 h 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PCIA剩余量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可以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效果较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杨少华;洪锦才;庄保勇;肖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68例脑中风患者实施临床试验,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4)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 =34)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90.3±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3.8)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中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脑中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