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子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试验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Dd及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托伐普坦联合治疗CHF,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少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应用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4例NV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63眼)和观察62例(64眼).对照组行PRP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视力不变率及视力减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压、视野缺损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NFL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应用抗VEGF药物联合PRP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视野缺损,促进视力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党峰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荆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CV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实验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以及FEVi%、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VA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荆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广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辛春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与椎板、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B组采用椎板、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结果: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12%,高于B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纽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手术用时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B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的Cobb角低于B组,椎间隙高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板、小关节突截骨术相比,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优化手术情况,加快术后恢复,减轻疼痛,还可明显改善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
作者:马胜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将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腹部皮皱、体质量指数、盆底肌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腹部皮皱、体质量指数、盆底肌力Ⅰ~Ⅱ级及Ⅲ级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盆底肌力Ⅳ级及V级者、躯体功能、健康状况、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产妇锻炼依从性,预防尿失禁,促进盆底肌力尽快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延伸性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11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时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伸性护理.观察两组排尿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7.02%(4/57)、5.26%(3/57),均低于对照组的21.05%(12/57)、17.54%(10/57),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77.19% (44/57),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袁杰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VB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单纯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与对照组的11.36%(5/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VBI,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双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16倒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术中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达到高平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和术后6h,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7%,与对照组的8.6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未加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尚庆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RA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疗法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超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2例和B组48例.A组实施超短节段经伤椎置钉固定,B组实施传统跨伤椎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椎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以及随访2年后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以及随访2年后的伤椎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术前(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超短节段固定治疗,能够达到与跨伤椎复位内固定治疗相仿的预后结果,且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黄国忠;黄波;陈满华;樊建平;高凯;陈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80倒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和B组(42例).A组化疗予经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B组化疗采用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单次王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用时、带管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置管成功率和单次置管成功率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A组,导管维护用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且带管舒适度优于A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时,与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相比,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留王时间较长,维护用时较短,能提高带管舒适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黄汉扬;黄静吟;肖力;万德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EGF、F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EGF、F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健新;周兴;曾格瓦;郑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化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变化及肝纤维化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eⅢ、Ⅳc、LN、H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机体肝纤维化,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俊;王锡振;陈玉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9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护理后无痛、轻度疼痛患者数明显多于常规组,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患者数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运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文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产科临床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7例和B组48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B组实施针时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成功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产后24h总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护理后,B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QOL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结肠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ysC、eGFR、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GFR高于对照组,CysC、Scr、BU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F患者应用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其肾功能,提升疗效.
作者:黄丽丽;朱淑瑜;吴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ET水平与革兰阴性菌(G)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4例,按照血细菌培养结果不同分为G组(n=55)、G+组(n=29).比较两组血清PCT、CRP、ET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G-组血清PCT、CRP、ET水平显著高于G+组(P<0.05);血清PCT、CRP、E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G-菌中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高,G+菌中CRP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高.结论:血清PCT、CRP、ET水平对鉴别G-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且可直接反应疾病严重程度,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祝宇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PCI术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并在术后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包括LVDd、LVDs、LVEF水平]、术后3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VDd、LVDs和LVEF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Dd和LVD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曲美他嗪联合应用于行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会提高出血发生率.
作者:韩志龙;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VM与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卵巢病变患者110例,以各组患者术中获取的卵巢上皮组织切片为研究时象.采用HE染色、CD34-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上皮组织中VM、E-cad表达情况,分析VM、E-cad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M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E-cad具有较低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及腹腔转移的情况下,VM阳性表达越高,E-cad阳性表达越低,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VM、E-cad阳性表达、肿瘤分期、淋巴及腹腔转移为卵巢上皮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M与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异常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淋巴及腹腔转移共同为卵巢上皮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