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收治的相关病例资料共计90例。对两组患者在麻醉前的心率、血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插管、拔管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DBP、SBP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插管时、拔管时都和麻醉前做了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插管时,对DBP、SBP、H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血压波动小,二者对心率的影响无差异。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头痛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多,严重的头痛可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近年来,与飞机起飞和降落密切相关的一种新型头痛--航空源性头痛--逐渐被关注和报道,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整合国外对航空源性头痛的报道和研究,对其发病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希望为探索航空源性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黄丹;屈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剂量环磷酰胺与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采用小剂量环磷酰胺与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0人为研究组,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20人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如发热、面部伴有红斑、关节疼痛等以及活动性指标,包括血沉、抗核抗体、补体C3、抗DNA抗体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速率和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活动性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环磷酰胺与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效果即迅速由良好,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贵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认知率为96.8%,较对照组的77.8%显著提高(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4%,较对照组的85.7%显著提高( P<0.05)。结论一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诊留观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陈伦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NRDS早产儿给予SIPAP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NRDS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试验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组各15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12 h、24 h的OI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患儿用氧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在NRDS早产儿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为煤炭矿工尘肺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集的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观察不同工作年限、工种类型的尘肺病煤炭矿工的比率。结果125例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中,壹期患者72例,占57.6%,贰期患者46例,占36.8%,叁期患者7例,占5.6%。125例患者中,工作年限为0~10年的占12.8%,11~20年的占24.8%,21~30年的占28.0%,工作年限大于30年的占34.4%,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的比率也在不断提高。125例患者中,主要为工种是纯掘、主掘的患者,其所占比率超过一半。结论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中以壹期患者居多;工种为纯掘、主掘的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煤炭矿工尘肺病患者的比率在不断提高。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调查研究的病例人员均为青光眼患者,进行就诊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7月,病例总数共为74例,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37例。所有患者均行滤过泡修复手术治疗,以此作为基础,实验组在手术期间于眼结膜与筋膜囊下置入Ologen植入物,比较分析两组滤过泡情况、治疗效果、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下降,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要低( P<0.05);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滤过泡修复手术和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行性强,使用价值高,推荐应用。
作者:玉珏;王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24例中重度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和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对照组(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IVCM)拍摄中央角膜基底下树突状细胞并使用ImageJ软件计算其密度,各项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树突状细胞密度(44.1±38.4)较治疗前(146.1±121.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DI评分(20.4±3.1)较治疗前(36.2±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均较治疗前延长;Sehirmer I试验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能够显著减轻角膜炎症。
作者:崔浩;郝静;赵婷婷;刘江;蔡晓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为提高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4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0%,新生儿窒息率为2.6%;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为5.2%,新生儿窒息率为0.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分娩镇痛应用于产科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邹书斌;朱柏祥;张春洋;赵宏;张鹏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92例(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和对照组90例(莫西沙星),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94.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11%,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经过统计学比较,P均<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反应。
作者:阚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特殊解毒药物在救治各种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过量或给药时机、给药速度等用药不当以及患者病情和体质等,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就常用11种特殊解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供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参考,避免给中毒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作者:刘扬;冯斌;毕玉磊;胡英华;丁国华;冯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视神经炎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检查中按照不同离心度分布的各同心环的波形特征;追踪视神经炎发病后局部视神经损害情况及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从而为视神经炎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例(30只眼)单眼患轴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和视野检测,采用同一个体的患眼治疗前后与健侧眼及15例(30只眼)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方法,主要分析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的特征,按不同离心度的同心环进行分析,并与视野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患眼治疗前与对侧健眼比较: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相对对侧健眼对应区域延迟,振幅下降( P<0.05)。患眼治疗前后对比:患眼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后患眼与对侧健眼比较:P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而潜伏时却仍有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眼视野平均敏感度和平均缺损度已接近健侧眼。结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可用于视神经炎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其在评价局部视神经损伤、追踪视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较视野和传统VEP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隋源;李雪丽;勾晓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展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1.7%,50例贫血患者中有49例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有效率为98%。这一术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为孕产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被诊断为高危孕产妇、并进行治疗的产妇1620例,对产妇的相关高危因素以及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高危产妇检出率为14.3%(232/1620)。产妇四年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其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74例,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130例,年龄超过40岁有28例。初产妇132例,经产妇100例。仅有一种高位因素者140例,有两种高危因素者60例,三种及三种以上高危因素者32例。产妇产科出血发生率74.1%(120/162),包括80例宫缩,12例胎盘前置,16例胎盘早剥,12例子宫破裂。结论对于孕妇施行密切严格的监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出现高危因素的概率,提升产妇的生存率,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价值,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医院产科接产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92例,前者给予传统自然分娩方法,后者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产后住院日分别为(2.5±0.5)天、(3.2±0.5)天低于对照组(3.8±1.4)天、(3.8±0.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6.28%、会阴Ⅱ度裂伤1.53%、重度疼痛率31.89%、PFD率1.02%低于对照组67.60%、5.87%、31.89%、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有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会阴损伤,且不会增加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风险。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宫角妊娠治疗中应用宫腔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54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B超下常规刮宫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宫腔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妊娠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角妊娠治疗中应用宫腔镜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作者:慕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对其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以取得患者同意为前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E2、LH及FSH含量。结果两组手术之前激素( E2、LH、FSH )含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318、2.173、3.692,P>0.05);术后2~4个月之后子宫肌瘤剔除组恢复正常月经量几率明显比子宫全切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能有效稳定卵巢内分泌功能,使用子宫全切术对自身卵巢内分泌有较大的影响,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