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护理体会

刘英

关键词:分娩, 阴道产, 无创接生,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价值,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医院产科接产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92例,前者给予传统自然分娩方法,后者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产后住院日分别为(2.5±0.5)天、(3.2±0.5)天低于对照组(3.8±1.4)天、(3.8±0.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6.28%、会阴Ⅱ度裂伤1.53%、重度疼痛率31.89%、PFD率1.02%低于对照组67.60%、5.87%、31.89%、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有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会阴损伤,且不会增加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风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侯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对其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对其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以取得患者同意为前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E2、LH及FSH含量。结果两组手术之前激素( E2、LH、FSH )含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318、2.173、3.692,P>0.05);术后2~4个月之后子宫肌瘤剔除组恢复正常月经量几率明显比子宫全切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能有效稳定卵巢内分泌功能,使用子宫全切术对自身卵巢内分泌有较大的影响,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现状及发展

    目的:分析食源性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对肠道门诊收治的53例符合监测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样本,由微生物室对治病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志贺菌等的检测。结果共收集到粪便样本53份,样本采集率100%,阳性检出率为7.54%。从研究中分析出当前基层哨点医院在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工作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低,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对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结论食源性疾病与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基层哨点医院对于发展主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胱抑素-C(Cystain C,Cys-c)的影响。方法1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hs-CRP和Cys-c水平。结果 UA患者早期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使血清hs-CRP和Cys-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大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改变更加显著。结论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U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从而稳定斑块,改善预后。

    作者:张旭;周麟;兰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抗炎作用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24例中重度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和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对照组(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IVCM)拍摄中央角膜基底下树突状细胞并使用ImageJ软件计算其密度,各项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树突状细胞密度(44.1±38.4)较治疗前(146.1±121.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DI评分(20.4±3.1)较治疗前(36.2±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均较治疗前延长;Sehirmer I试验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能够显著减轻角膜炎症。

    作者:崔浩;郝静;赵婷婷;刘江;蔡晓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认知率为96.8%,较对照组的77.8%显著提高(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4%,较对照组的85.7%显著提高( P<0.05)。结论一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诊留观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陈伦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调查研究的病例人员均为青光眼患者,进行就诊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7月,病例总数共为74例,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37例。所有患者均行滤过泡修复手术治疗,以此作为基础,实验组在手术期间于眼结膜与筋膜囊下置入Ologen植入物,比较分析两组滤过泡情况、治疗效果、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下降,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要低( P<0.05);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滤过泡修复手术和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行性强,使用价值高,推荐应用。

    作者:玉珏;王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92例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治疗的184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促动力剂),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4%,患者的治疗无效率仅为3.2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患者的治疗无效率高达10.8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军;杜雅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价值,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医院产科接产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92例,前者给予传统自然分娩方法,后者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产后住院日分别为(2.5±0.5)天、(3.2±0.5)天低于对照组(3.8±1.4)天、(3.8±0.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6.28%、会阴Ⅱ度裂伤1.53%、重度疼痛率31.89%、PFD率1.02%低于对照组67.60%、5.87%、31.89%、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有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会阴损伤,且不会增加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风险。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邹书斌;朱柏祥;张春洋;赵宏;张鹏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常用特殊解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特殊解毒药物在救治各种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过量或给药时机、给药速度等用药不当以及患者病情和体质等,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就常用11种特殊解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供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参考,避免给中毒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作者:刘扬;冯斌;毕玉磊;胡英华;丁国华;冯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60例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对60例(60例单肢体)全部采用下肢深静脉的顺行造影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 X线影像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伴侧枝循环形成13例(26%),下肢交通静脉瓣功能不全18例(36%),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例(24%),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及静脉瘤样病变7例(14%)。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能较准确的做出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X线影像学依据。并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伟华;陈萌;姚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进行随机均分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的同时给予白芍总苷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且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有效率为6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用药后出现头晕4例,口干3例,嗜睡3例,不良反应率为18.2%;对照组用药后出现头晕4例,口干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率为12.7%,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董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接诊的11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射线进行放化疗,而实验组患者接诊3~7天后采用放射治疗,接诊24~27天后采用化疗,治疗后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结果实验组接受综治疗1、2、3年后生存率为67.1%,47.2%,37.9%,而对照组为52.3%、35.4%、22.1%,实验组生存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要高于对照组,不过在专业处理后仍能忍受。结论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实验组存活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远程转移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这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征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生菌辅助含左氧氟沙星补救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的:观察益生菌在辅助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Hp首次根除失败的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益生菌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三联疗法10天;益生菌联合组在完成三联疗法后,续用益生菌培菲康和整肠生14天。所有受试者停用抗生素至少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按符合方案方法分析,益生菌联合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5%vs.7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生菌联合组能有效提高含左氧氟沙星补救疗法的Hp根除率,该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志芳;赵晖;钟卫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卡尼汀治疗后对男性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男性内分泌异常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50例男性内分泌异常患者资料,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先对患者进行血糖、雄性激素测定等检查,对确诊者采用左卡尼汀作为主要用药方式,持续用药观察3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 P<0.01)。结果左卡尼丁治疗男性内分泌异常效果显著,可通过药物机理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善。50例治疗后,男性患者内分泌功能明显改善,治愈28例,总有效率96%;仅2例病况严重,延时用药也取得良好效果。且后期无复发情况。结论左卡尼汀药物疗法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胡皓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抑制腹腔镜胆囊术后疼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 Dex)对舒芬太尼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疼痛半数有效剂量( ED50)的影响。方法选取行LC手术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法划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38例),研究组术前给予Dex,参照组不给予Dex,对比两组各个时刻的VAS评分,依据序贯法计算ED50及95%CI。结果各个时刻研究组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的40例患者中,镇痛有效例数为20例,镇痛无效例数为20例,根据序贯法计算,ED50为0.563,95%CI为(0.623,0.458) ug/kg。结论术前给予Dex,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多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为提高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4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0%,新生儿窒息率为2.6%;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为5.2%,新生儿窒息率为0.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分娩镇痛应用于产科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士性格因素在乳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影响程度分析

    目的:研究并科学分析护士性格因素在乳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接受相关乳癌手术的治疗临床资料50例,上述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的护士性格为乐群性性格,对照组的护士性格为非乐群性性格。在患者住院前一天与出院前一天均发放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来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的5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95.8%,50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78.4%。结论护士性格因素对乳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影响程度非常高,乐群性性格的护士能够有效降低乳癌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作者:秦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