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当代名老中医熊墨年教授,精研中医经典,尚仲景学说,集百家之长,从事肿瘤医学研究40余年,临床擅治各类恶性肿瘤,首创“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益气强调从脾胃入手,清补为主,以防滋腻;清毒重在清癌毒,祛除六淫及内生毒邪.对肿瘤的中医辨证,提出应“辨脏腑定病位,辨病因病机定治法,辨虚实定攻补”,用之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从理论基础、治疗原则、临床实例探析熊墨年运用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指导思路.
作者:余涛;唐晓玲;熊墨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杞县人民医院开具的2 98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干预前处方1 480张,药学干预后处方1 500张.观察对比药学干预前后本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药学干预后联合用药不舍理、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及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分别为0.53%、0.80%、0.67%、2.00%,均低于药学干预前的1.89%、2.23%、2.70%、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禁忌证用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质量,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裴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腔镜手术中采用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疝气术患儿9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儿实施气管导管全麻方式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儿实施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方式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8.6± 3.9)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4.8) min;观察组患儿术后1h镇痛评分(0.5±0.2)分、术后2h镇痛评分(0.7±0.5)分、术后3h镇痛评分(1.0±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3)分、(2.4±2.0)分、(3.6±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腔镜术中采用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有效的缩短了患儿的苏醒时间,提高了术后镇痛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泽;张晓;刘广生;肖锦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并发痘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妇86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组,观察组行自然分娩,对照组行剖宫产,每组43例.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及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痘发生率4.65% (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新生儿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24 h宫高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能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而剖宫产可解决分娩异常情况,减少母婴伤亡,二者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邹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运用中医康抚或肌注新斯的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卑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康抚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新斯的明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疼痛评分、POCD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8±3.2)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4.6± 2.9)h,腹胀缓解率为97.5%,疼痛评分为(3.2±0.4)分,POCD发生率为2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抚治疗可缓解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的疼痛状况,临床指标显著改善,POCD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黄炎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矫正近视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对视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框架眼镜矫正视力,观察组患者应用角膜塑形矫正近视,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佩戴后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戴镜1个月、6个月、1年时AC/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矫正能较好地改善调节和集合间的关系,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或克林霉素等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手法按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洁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现代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收集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对针灸处方腧穴的频次、归经、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临床上针灸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78篇,合计穴位66个,总频次为829次,涉及12条经脉.结论: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取穴为关元、三阴交、气海、中极、子宫,经脉以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主要分布在胸腹部,特定穴以募穴为主.
作者:肖小文;周志刚;王萍;覃肯;王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针刺风池、天柱、L4-6夹脊、百会、太冲、太溪等穴与西医药物治疗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探讨其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的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药物治疗比较,针刺治疗疗效更好,血流供应更丰富,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的优选方法.
作者:赖家湖;谢彦鹏;魏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试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前(T1)时点的心率(HR)、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值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5)时点HR、SBP、DBP值均显著高于T1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一敏;邓蕊;劳祝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消肿止痛汤,1剂/d,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250ml/次,30 min滴完,间隔8h重复l次,观察两组肢体消肿时间、疼痛减轻情况、肿胀减轻程度、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6.07±.0.92) d、(6.18±1.01)d,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4%,两组治疗3d后VSA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有良好的消肿作用,中药消肿止痛汤疗效优势明显.
作者:桂殉;龚国星;刘卫兵;黄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还带来了以腰背疼痛、神经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等为主的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作为DS的高发人群,DS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也明显增加[2].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使解决DS的问题成为社会问题[3].
作者:王振东;雒永生;曹旭阳;赵学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联合使用中药内服、离子导入(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药内服、离子导入(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宋志会;熊树鸿;马俊昌;陈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改进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活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膝屈伸肌力恢复、患肢周径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实施改进护理流程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萎缩、僵硬等情况,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早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玲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制定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开始进行扶拐行走和弃拐行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燕平;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汤治疗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切口间断拆除皮肤缝线,清洁切口,加压包扎,外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加用健脾渗湿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全部愈合,对照组愈合33例,7例未完全愈合.结论:健脾渗湿汤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
作者:彭秀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金黄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金黄膏局部外敷后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30%硫酸镁纱布局部湿敷,观察两组术后水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热敏灸联合金黄膏治疗可有效缓解创面水肿,缩短临床恢复时间,具有使用简单、实用、廉价、高效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雷璐嘉;赵昂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老年Bart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跟踪随访患者的并发症及骨骼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患者的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12个月,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死亡情况.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整体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孙若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胃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直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2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